朱棣第二次靖难之役,为何要烧掉战袍,其实他是在效仿一位古人(2)

2021-09-30 10:39  360kuai

建文帝面对来势汹汹的朱棣大军也毫不示弱,他任用耿炳文,李景隆和盛庸等大将率军北伐,对朱棣大军迎头痛击。当时,朱棣的燕军约30万人,而建文帝的南方大军超过100万,因此二者实力上明显拉开来了差距。公元1400年12月,燕军与南方军在东昌(今山东聊城)交战,朱棣在盛庸的引诱下误入埋伏,结果朱棣大军的主将张玉阵亡,最后朱棣只好率燕军北退。次年,朱棣大军又卷土南下,在夹河(今河北武邑)遭遇盛庸的伏击,虽然此次朱棣大军险胜,但损失惨重。总而言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还没占到便宜。

虽然朱棣大军气势凶猛,但是毕竟在数量上差了南方军一大截,再加上多次战败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整体实力。于是,朱棣北退之后开始休养生息,一方面制定新的南下策略,另一方面开始大力扩充军队。然而,朱棣此时却犯难了,因为他南下讨伐建文帝就不合乎"礼",再说他自己什么目的谁都知道,所以很长时间都招不到新兵。一段时间之后,朱棣日思夜想有了个好点子--祭奠阵亡将士。

公元1402年2月,朱棣下令修建祭坛,还请了很多得道高僧做法,为阵亡将士超度亡灵。在此之前,还没有哪位藩王祭奠阵亡将士,因此祭奠这一天来了很多人,不仅有阵亡将士的家属,还有百姓们也都来观祭。祭后,朱棣又亲自诵读了自己写的祭文,当他读到一半时声泪俱下,读完后便瘫坐在地上泣不成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