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打响"第一枪",英国率先对华出手,24小时之内,制裁11家中企
G7真的要集体对华挥起制裁大棒了吗?英国为何要抢先迈出这一步,成为所谓的 "出头鸟"?一边求中国投资、一边对华实施制裁,这样的矛盾操作背后藏着怎样的算计?

英国首相斯塔默(图右)与内阁成员对话
据观察者网报道,当地时间10月15日,英国政府以"涉俄因素"为由,在短短24小时内,宣布对11家中国实体实施制裁。
这一突如其来的制裁行动,被部分西方媒体包装成 "G7对华围堵的开端",但稍加梳理便会发现,所谓的 "集体行动" 更像是英国的独角戏。
G7内部看似步调一致的对华姿态,实则早已裂痕斑斑。
今年6月的G7峰会上,加拿大作为主席国试图操弄涉华议题,却因各国诉求不一草草收场。
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虽高调指责中国,却被媒体戳破是 "迎合美国议程",德国、法国等国则私下担忧,制裁可能会冲击自身对华贸易利益。

斯塔默和法国总统马克龙
甚至就在英国宣布制裁中企之际,法国总统马克龙的外事顾问博纳还正在中国访问,洽谈中法合作事宜。
英方这种 "孤立出击" 的场景,并非首次发生,此前英国以同类理由制裁3家中企时,同样只有美国表态 "支持" 却未同步行动。
这也从侧面印证了一个事实:G7内部在对华制裁问题上,根本无法形成统一立场,各国都在盘算自身利益,没人愿意为英国的政治投机行为买单。
英国执意当 "马前卒" 的背后,是其脱欧后难以化解的战略迷思,而这种迷思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外交政策与经济利益的严重撕裂。

G7峰会在加拿大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