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的行为令现场的人大为震惊,纷纷被朱棣的深情所感动。紧接着,朱棣站起来之后又做出了很反常的举动,他竟然脱下自己的战袍一把扔到火盆中。当时正直二月,天气还异常寒冷,朱棣脱了战袍只穿个单衣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朱棣说:"将士于予,深情厚谊,予岂能忘。吾焚衣以誓同生死,死者有知,鉴予此意。" 听完朱棣的一番话,众将士和家属们也都痛哭不已,就连一旁百姓都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对于"朱棣焚袍",虽然史书上并未解释其背后的含义,但是历史学家们一眼就看出来了,朱棣这是在效仿曹操割发代首。在《三国志》中记载,曹操下令"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结果曹操话音刚落,他的马就受惊窜到麦田中,于是他随即拔剑割了胡子用来替代斩首。在古代人们讲究"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因此曹操割胡子的举动不亚于砍头,所以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了人心,而朱棣焚烧自己战袍的用意也是如此。
事实证明朱棣焚袍起到了显著的作用,一方面鼓舞了士气,另一方面也招募到了大量的士兵,因为很多人有感于朱棣的深情,便毫无条件的愿意跟随朱棣南下。公元1402年3月,朱棣继续南下,此次南方军队节节败退,朱棣大军经过4个多月的征战便直达金陵城下,最后南方的守军不得不开城投降拥立朱棣,至此靖难之役也以朱棣的胜利而结束,不过建文帝却在战乱中下落不明,直到现在都还是历史学界的一大谜团。
由此可见,不管是曹操也好,还是朱棣也罢,甚至是刘备摔阿斗,他们都表明了一个道理,想要事业成功,就必须要掌握人心。掌握人心并非是虚情假意的表现,而是一种处世智慧的象征,不知您是否能有所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