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福特F-150皮卡在密歇根州迪尔博恩的福特工厂生产线上组装。该车型只有不到一半的零部件产自美国。
值得指出的是,墨西哥供应了美国40%的汽车零部件,一辆车在美、墨、加三国间往返7至8次,才会被贴上"美国制造"的标签。对墨西哥和加拿大的汽车产品加征关税,势必会推高零部件成本,这将冲击美国车企的定价水平和利润空间。墨西哥经济部长埃布拉德就此质疑道:"难道要对同一辆车征收七次25%的关税?"
只不过,对于严重依赖汽车出口的墨西哥来说,仍希望通过谈判获得比其他竞争对手更为优惠的待遇。墨西哥总统辛鲍姆坦言:"我们不想失去任何一个工作岗位……将工厂从墨西哥转移到美国并非易事,我们依然有谈判、合作与协商的空间。"
相比之下,加拿大新任总理卡尼态度更强硬,他誓言将采取反制措施,并寻求减少对美国的经济依赖。3月28日在与特朗普通话时,卡尼直言,在美方实施进一步贸易行动之后,加政府将采取报复性关税措施。
业界普遍认为,汽车关税对加拿大的影响较小,因此其在同美国进行谈判时"腰板可以更硬"。安大略省驻华盛顿特区代表戴维·帕特森(David Paterson)表示,加元疲软可能会抵消汽车关税的部分影响,能降低加拿大汽车工业的生产成本。
加拿大汽车制造商协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布赖恩·金斯顿(Brian Kingston)亦提到,特朗普允许汽车制造商在计算关税时扣除美国制造的零部件。"加拿大生产的汽车有30%-50%的零部件来自美国,这可以将25%的关税对冲到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