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埃落定?港口风波后李嘉诚首次公开露面,却只字未提被调查一事

2025-04-06 09:42  头条

长江和记集团原定4月2号完成的巴拿马港口出售案已经生变,交易暂停,牵动资本市场神经,引发了国际关注。

据彭博社最新披露,长和集团与贝莱德财团的交易涉及全球23国43个港口的并购案,其中巴拿马运河两端的关键港口成为争议焦点。消息公布后,香港媒体迅速批评这项交易威胁了国家安全,损害"一带一路"建设和中国企业的利益。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随即强调"国家利益具有凌驾性",之后依据《反垄断法》对交易是否涉及垄断或损害公共利益依法进行了审查。尽管长和注册于开曼群岛,但其业务与香港及内地市场深度关联。

在我们的压力之下,长和集团与贝莱德的交易暂缓进行。注意,只是暂缓,而不是取消。如果李嘉诚强行进行交易,长和集团甚至李嘉诚整个家族的整个产业可能面临与中国市场脱钩的风险。但是如果与贝莱德集团终止交易,长和集团就要支付相当于交易额的15%,约35亿美元的违约金,这一数字远超2022年类似交易的平均赔付水平,同时李嘉诚还要承受美国的压力。这种"进退维谷"的处境,迫使长和集团采取"技术性延迟"策略,既为重新评估风险赢得时间,也避免直接激怒任何一方。

中国市场监管总局的审查聚焦于供应链安全。据统计,中国船舶占这些港口年吞吐量的42%,如果新业主实施差别化收费,将直接影响2000亿美元级的中欧贸易。我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2023年地中海航运就曾因政治因素临时调整中国货轮的靠泊顺序,导致我们的企业损失惨重。尤其是巴拿马运河两端的港口,年均处理全球6%的海运贸易量,其战略价值在巴拿马运河近期干旱导致的航运危机中更加明显。如果美国对中国船舶额外收费,把这43个港口作为施压工具,就会推高中国的外贸成本。

就在舆论发酵,大家对李嘉诚的"背叛"愤怒不已的敏感时刻,李嘉诚终于在2025年4月3号以视频方式现身。当然这次抛头露面,李嘉诚并不是回应港口出售的事。李嘉诚通过视频连线,与新加坡淡马锡信托基金会举行医疗合作发布会,宣布捐赠2亿港元用于亚太地区的癌症防治。另外李泽楷与长和集团现管理层已经分家了,加上长和集团面临资金压力,这笔交易最终能否彻底终止还是个问号。

不过,尽管李嘉诚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是资本市场并不买账。市场数据显示,港口交易停滞导致长和系股票遭遇三年来最大单日跌幅,达到4.4%,债券收益率飙升120个基点,市值蒸发超78亿港元。而根据摩根士丹利最新报告指出,长和系企业的信用违约互换(CDS)利差已扩大至2020年以来最高水平。

压力不光来自我们中国,贝莱德私下购买港口,在美国也不是那么顺利。贝莱德CEO芬克说,如果收购李嘉诚的这43个港口,那么贝莱德将掌控全球约10.4%的集装箱吞吐量,引起了美国部分议员对贝莱德财团垄断港口运营权的担忧,要求对贝莱德进行反垄断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