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解,字翁伯,是积县(今河南济源)人。年少时即多劣行,以豪侠自居。西汉有"徙陵"制度,即把豪富迁徙到位于关中的各位皇帝陵寝周围居住,名义上使豪富享受"护陵"的政治名誉,实际上是强制他们离开原籍,使之处于政府的就近监视之下。因此,被迁徙者的经济势力、社会影响,都受到削弱。本来,家中资产要达到300万以上,才属于"徙陵"之列,郭解并未达到标准。
但是,由于积县人杨季主之子在县衙任椽吏,上书举报郭解为地方豪强,当地官员只好把郭解列入"徙陵"对象。为此,甚至于在朝廷之上都发生了争议。显赫一时的卫将军为他求情,说郭解家贫,不符合"徙陵"的资产标准。汉武帝断言:郭解只不过是一介布衣,但他的权势已经发展到可以使将军为他说话,由此可见其家不贫。于是郭解一家遂被强制迁徙。
郭解之侄在恼怒之下,杀死了杨椽吏。由此杨氏与郭氏为仇。郭解入关之后,"关中贤豪知与不知,闻其声,争交欢解"。此种举动,几乎可以理解为豪强与游侠势力联合向中央示威,加深了朝廷的疑忌。不多久,郭解的追随者又杀了杨季主。杨季主的家人进京上书,揭发郭解的罪过,又被郭解的门客杀于宫网之下。汉武帝得知,下令逮捕郭解。郭解只好逃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