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帝十五岁由旁系入大统,在追认其生父为先皇这件事儿上就和大臣们杠上了,尤其是杨廷和,三朝老臣,宦海沉浮这么多年,以他为首的文官们闹出个"左顺门"事件,几百名大臣汇聚在左顺门,放声大哭,与小嘉靖作斗争,目的无非就一个,让你听我们的,可是聪明人天生就是聪明人,嘉靖没有慌神,更没有妥协,他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那就是打。
这一打就打死了十几个人,带头闹事的都被发配到了边疆,永不叙用。这件事以文官集团的完败收场,此后四十多年再也没有敢闹事的文官了。
从最初的杨廷和,到后来的严嵩党,他们哪个在嘉靖手里还不是被玩得团团转,嘉靖几十年不上朝,国家这部大机器不还照样正常运转,朝局被他玩弄于鼓掌之间。这就是能力,不服不行。
而经过长期的捆绑式教育万历的性格变得不愠不火、中规中矩、深沉内敛,是明代最"温柔"的一个皇帝,甚至有点软弱可欺。群臣利用万历皇帝的软弱性格,借助言官制度,不断打着各种旗号,以诤谏的名义,全方位地收拾万历,万历手段又不够强硬,又不愿忍受口水,只能,不理朝政,不郊、不庙、不朝、不见、不批、不讲,用消极方式进行对抗。
皇帝这么软,也是没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