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形上看,虽然项羽与马谡都处绝地,但区别巨大。项羽是等大军渡过漳水后沉舟的,而且事前让战士带够短期打仗的粮食,意在让战士不思退路。而马谡被围,而且断水,就意味着全军饿着肚子,光渴也能渴死,真正成了困兽,而且是不让吃饭不让喝水的困兽。
从内部氛围上,项羽作战素有威名,而主将宋义怠慢军机,项羽劝谏被辱,愤而杀之,号令楚军。当时军中将领除项羽外,就是范增,将士们听说项羽杀了宋义,都立刻表示愿意服从项羽的指挥,楚军内部铁板一块,遵从命令没有杂音。而反观马谡军,由于出行前诸葛亮已有嘱托,而主将不遵上命,军中多有异议,副将王平,说什么也不愿意和马谡一起,甚至当场闹掰,要单独设营,这在行军打仗时是不可想象的。
从武将领导魅力来看,我们一直知道一句话跟我上永远有力量于给我上,项羽领军身先士卒,将士们跟着他,以一当十,连续打了九次仗,最后打败了秦军。而马谡被围后,带兵突围,突围不成,自己逃跑了。这样的武将如何能够带领战士。再看经历,项羽和马谡都出身将门,但成年后经历截然不同,项羽跟随叔父项梁,南征北战,从毫末拉起反旗,可说是身经百战,经验丰富。
马谡的失败归根结底不是缺少能力,或者经验问题,而是缺少态度,不能正确的了解自己、分析实情,轻率而傲慢的套用先例、书本,其结果不言自明。历史中有千万的事迹,千万的英豪,马谡留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学习前辈一定要活学活用因地制宜,千万不要画虎类犬,否则贻笑大方还是小事,错失良机、遗恨终身才是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