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列宁
列宁,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思想家。是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主要缔造者、布尔什维克党的创始人、十月革命的主要领导人、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
列宁是他参加共产主义运动后的化名 ,他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并与俄国革命相结合形成列宁主义,被全世界的共产主义者普遍认同为"国际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导师和精神领袖",同时他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和评价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
列宁是俄共(布)、苏联的缔造者,他的性格,他的思想,他所倡导的主义,都深深引导着俄共(布)、苏联的发展。
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苏联的兴亡在人类历史长河只是一瞬间,但是苏俄自出现以来就不为西方世界所容忍,不论是好或是坏,都为西方世界视为强敌,因此相互间的斗争永远也不可停止。
尽管如此,无谓的争斗还是可以避免的,保全自己才可以长久发展,从而赢得最终胜利。不过,自列宁以来的苏联领导人,过分强调斗争,这种斗争是扩大化的,斗争不仅来自外部也有内部的(甚至是同志间、党群间),主动向外输出共产主义运动,无视社会主义国家中仍然有“个体和个人”的存在和感受。
无限放大斗争,从而将苏联引向失败,这就是今天的我们在纪念“十月革命”和“列宁”时,可以想到的。本来“斗争”可以不是苏共、苏联的唯一选项,但是因为扩大化的斗争却使一个伟大的国家和伟大的政党丧失方向,这就是 “苏联兴亡”给我们若干启示中的一个最基本道理。
一、十月革命的意义在于俄式革命的示范性,从此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真的来了
俄国十月革命是俄国工人阶级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联合贫农所完成的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又称布尔什维克革命,是1917年俄国革命中第二个、也是最后的重要阶段。因发生在俄历(儒略历)1917年10月25日(公历11月7日),故称为“十月革命”。
1917年就俄国革命的一年,早前先是进行了“二月革命”,沙皇尼古拉二世下台,罗曼诺夫王朝灭亡,俄罗斯帝国政权瓦解。但是革命成功后,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列的情况——临时政府和苏维埃,一个还要为帝国荣誉而战,一个却要面包不要战争。事实证明,当经济面临奔溃,荣誉远不及面包重要,革命在优秀政治家的促动下仍将进行。
1917年4月17日,列宁在布尔什维克的会议上作了《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这就是著名的《四月提纲》。《四月提纲》为布尔什维克党确立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路线,指明了革命发展的前途。列宁的天才之处就在于勇于修正不切实际的理论去迎接现实的挑战。
临时政府于1917年7月1日冒险向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军队发动进攻,妄图用战争消灭革命。这次冒险进攻遭到惨败,十天内俄军损失六万人,前线失利的消息传到首都,工人士兵群情激昂。
彼得格勒的工人和士兵和其他革命群众在1917年7月16日走上街头,举行示威,要求全部政权归还苏维埃。临时政府派出军队进行血腥的镇压,600多名工人死伤。这就是著名的七月流血事变。这次事变使人民进一步认识到,必须以革命的暴力打倒反革命的暴力。
距芬兰边界不远拉兹里夫湖波光粼粼,列宁就住在湖边的一座草棚里。草棚有个厨房:两个树杈架起一根木头,上面挂着一口小锅。草棚前,清出了一块空地,放着两个树墩,一个当桌子,一个当凳子。列宁风趣的把这里叫做“我的绿色办公室”,他在这里紧张的战斗,列宁在这里刻苦忘我的工作思考,写下了马克思主义光辉的著作《国家与革命》。新的革命已经不可避免。
1917年11月6日,列宁秘密来到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亲自领导武装起义。1917年11月7日,列宁等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武装力量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圣彼得堡冬宫发起总攻,工人、士兵、赤卫队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起义当晚,彼得格勒军事革命委员会发布《关于临时政府被推翻的通告》称:起义“未流一滴血就取得了胜利。”
起义成功当天夜间,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了《告全世界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告各地全部政权一律转归工兵苏维埃。并于次日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和平法令》揭露了帝国主义掠夺性战争,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迫切希望和平的愿望,建议一切交战国立即进行谈判,缔结不割地不赔款的和约。
《土地法令》法令规定立即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全部土地收归国有,交给劳动农民使用。最后,代表大会选举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农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人民委员会主席。
1917年11月7日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性质的政权-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共和国成立不久,经过三年艰苦的国内战争,粉碎了14个帝国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和地主资本家的武装叛乱,保卫了苏维埃政权。1922年12月30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
十月革命改变了俄国历史的发展方向,用社会主义方式改造俄国的道路,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的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时代,使马克思列宁主义传遍世界,极大的震撼了资本主义世界。
十月革命也结束了资本主义独占天下的局面,并为之后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东西方对抗开始了。
十月革命向全世界宣告崭新的社会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为世界各国革命者、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开辟了胜利前进的道路。
实际上,十月革命并非必然发生——如果没有列宁的话。我们常说历史发展有必然性一面,但是优秀人物的出现却可能把这种必然性推迟或延后——列宁就是这样的优秀人物。二月革命后俄国已经开始平稳下来,列宁仍然积极推动新的革命。
即便在11月7日,列宁还不顾布尔什维克中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的反对,领导赤卫队员、士兵和民众包围了临时政府的所在地——冬宫。十月革命后,举行制宪会议选举,结果是布尔什维克在掌权的情况下仍以败选告终,只得到不足四分之一的议席,不得已,最后又是列宁领导下的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苏维埃最高权力机关)宣布解散制宪会议,革命成果才得以保存下来。所以,深入研究十月革命,我们就不得不深入了解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