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伟大导师和精神领袖——列宁
列宁,原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列宁是他的笔名。他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思想家。被全世界的共产主义者普遍认同为“国际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导师和精神领袖”,同时他也是让西方世界所感到恐惧和钦佩思想家和政治家。
如果说,恩格斯认为:“马克思——作为全部活动的顶峰,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做为这一切工作的完成——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没有别的什么建树,单凭这一成果也可以自豪”,那么,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创立世界上第一无产阶级政权——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将是列宁最伟大的贡献,所以纪念十月革命就必须先要纪念列宁。
(一)列宁的最大贡献就是通过理论和实践证明,布尔什维克政党领导下的工人和士兵能够暴力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在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中建立革命政权
如果没有列宁,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传播将是极其有限的——或许能够部分成功但要很长很长的时间,正是列宁从思想和行动上,将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播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
他在《国家与革命》指出无产阶级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意义,规定了工人阶级在创造国家机器方面的任务,论述了国家消亡的经济基础,揭示了共产主义两个阶段的基本特点,这对十月革命的爆发创造了理论依据和操作指南。
实际上,俄国革命是极其不容易的。不论从前的若干革命家活动,仅从1905年开始,列宁就在起义失败、流放生活、流亡生活中度过。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列宁提出了“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口号,阐明了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特别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工人革命可以在落后的资本主义胜利——这是列宁主义最重要一个标志。
1917年3月,沙皇政府被推翻。听到沙皇垮台的消息以后,列宁立即返回俄国,积极准备发动武装起义。在列宁的领导下,俄国人民终于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这一伟大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纪元——实属不易,列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当选为第一届苏维埃政府主席,他领导的国家和人民面临巨大困难——军事和经济上的,他再次领导人民粉碎了帝国主义的三次武装进攻和国内的叛乱,并且使苏俄的经济建设逐步走上了正轨。
正是苏俄革命和布尔什维克政党的成功,开启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和无产阶级政党夺取国家政权的大门。所以,列宁指出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这个论断很重要,不仅是对苏联,对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也产生过重要影响。但是,后来的苏共及其领导人就是不重视列宁关于国家与革命的学说和放弃了政权后,以至于彻底失败。
(二)列宁非常重视政党建设和武装力量建设,这是同时代革命者和其它西方列强政治家所不能比拟的
政党政治在近现代社会变革中卖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即便是偶然通过军事政变等方式取得政权的人物或团体也会建立自己的政党。这是由于文化和信息传递手段的变迁,政党具有比宗族、民族和宗教团体更为强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政党能够通过专职的宣传人员和组织人员,扩大政治家和思想家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列宁等人所建立的布尔什维克就是这样一个先进政党。
列宁很早就说过:“给我们一个革命家的组织,我们就能把俄国翻转过来!”这成了他孜孜以求的目标。为此他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和俄国的实践相结合,为建设一个无产阶级的革命政党而斗争。
1895年秋,在列宁的领导下,彼得堡所有的马克思主义小组联合成了一个统一的政治组织,并命名为“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这个斗争协会是以群众性工人运动为基础的革命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萌芽。
1903年7月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召开的第二次代表大会上通过了党纲和党章。在讨论党章时,党内产生了尖锐分歧。诞生了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和以马尔托夫为首的孟什维克。列宁在其著作《怎么办?》中提出了党是“无产阶级先锋队”的见解,他坚持建立在“民主集中制”指导下的“新型的党”,要有铁的纪律和严密的组织。
所以,列宁式政党采用民主集权制(中国共产党称为民主集中制)的方式来组织,形成代议制民主体制,这对政党领导军队和人民,实现夺取政权和集中力量做大事是特别有利的。
列宁非常重视武装力量建设,他们善于鼓动士兵和工人,他认识到国家的本质,他认为军队是国家的支柱。列宁本来是不赞成资产阶级常备军的,他认为应当全民偕兵,但在实践中他认识到建立普遍义务兵役制的正规军的重要性(也是常备军)。
列宁认为一切革命的根本问题就是国家政权问题,需要用革命的暴力来夺取革命的胜利,在现代斗争中暴力组织就是军事组织,没有一支服从政党领导的武装力量是绝对不行的。后来他指出军队永远不会中立,军队必须服从政党领导。
实践证明,没有一个优秀政党就很难在现代社会进行有效的政治活动,而100年前,列宁就已经成功做到,并且为了推动革命胜利,他还建立了新型军队——工农红军。
列宁非常重视政党建设和军队建设,这种超前思维是同时代革命者和其它西方列强政治家所不能比拟的,因此列宁所领导的俄国革命能够在极其困难的环境中成功。以俄为师的中国共产党和孙中山改组后的国民党,也因此在十月革命后就成为了列宁主义的践行者,直至新中国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