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又到立秋,虽然暑热未散,人却已感觉不同:头昏容易累、皮肤发干、心烦气躁、饭量也蛮差。不少女性这时候身体开始"换季",气血不调、内寒外热、易倦易怒,这些都是信号。作为老中医,我常说一句话:女人气血稳得住,身体才不会乱动。
此时不妨把绿豆汤、冷饮先收一收,让肠胃回归温润,多吃些补而不燥的时令菜肴,为秋天和接下来的冬季打下养生基础。
1. 黄芪炖鸡--补气养身,固本培元
立秋后宜"补气",黄芪作为温补药材,能健脾益气,搭配鸡肉的滋补,让这份汤品既有营养又不燥烈。炖制时可加少许红枣、枸杞,既能中和黄芪的微苦,又能增添养血功效,尤其适合立秋后易疲劳、气虚乏力的人。
2. 酒酿蒸鸡蛋--温阳补虚,调理脾胃
酒酿性温,能活血驱寒、促进消化,搭配鸡蛋的优质蛋白,蒸制后口感温润,容易被脾胃吸收。对于初秋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的人来说,作为早餐或加餐,既能补充能量,又不会给肠胃带来负担,还能帮助驱散体内残留的暑湿。
3. 菌菇牛肉汤--滋阴润燥,强筋健骨
牛肉能补气血、强筋骨,菌菇(如香菇、杏鲍菇)富含氨基酸和膳食纤维,二者同炖,汤鲜味美,既能补充蛋白质,又能滋阴润燥。
立秋后燥气渐生,喝点温热的菌菇牛肉汤,既能防燥,又能增强免疫力,尤其适合老人和儿童。
4. 五红粥--养血安神,温润不燥
五红粥由红豆、红皮花生、红枣、枸杞搭配红糖熬制而成,集齐了多种"红色食材",中医认为"红色入血",这款粥能健脾养血、安神润燥,且口感软糯香甜,适合各类人群。
初秋常喝,能改善气血不足导致的面色苍白、手脚冰凉,让身体从内到外暖起来。
立秋养生讲究"温润不燥、气血双补",避开寒凉,多吃这些应季又滋补的食物,才能更好地适应季节变化,为秋冬健康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