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再度发出威胁,“老朋友”莫迪如何接招?

2025-08-07 17:51  头条

当特朗普威胁对印度加征关税时,莫迪政府直接甩出一份欧盟的贸易数据打脸白宫。

环球网消息,特朗普再次公开威胁印度,要对其大幅加征关税,原因就是印度不仅自己买俄罗斯的石油,还当中间商公开在市场进行交易。

白宫办公厅副主任米勒紧随其后,严词批评印度在"变相资助俄乌战争",甚至放话"所有选项都在桌上"。

可印度外交部的回应堪称教科书级反击:先搬出美国当初"鼓励印度买俄油稳市场"的证词,再列反手就掏出一叠贸易数据,证明欧美自己才是俄罗斯的大客户,最后撂下一句"印度只为国家利益行动"。

根据印方给出的数据,仅在去年,欧盟从俄罗斯进口的货物价值675亿欧元,比印度全年对俄贸易额还高,其中与俄罗斯的液化天然气贸易就达到了1650万吨。

当然,美国自己也没闲着,27%的核电站浓缩铀来自俄罗斯,电动车电池需要的钯金照买不误。

莫迪这招绝,直接撤下美欧的遮羞布,欧洲嘴上喊着制裁,身体却诚实地下单俄气,美国一边骂印度"资敌",一边让自己的电动车用着俄罗斯钯零件。

不过美欧这样的做派也把印度气坏了,怎么?你们都买得,就我买不得了?而且当初还是你美国让买的。

话说回来,特朗普为啥这时候瞄准印度了?其实就是因为印度当中间商赚的太多了,特朗普看了眼红啊。

俄乌冲突后,欧洲抢购中东石油导致能源市场震荡,印度趁机以折扣价接盘俄罗斯原油。

到2024年,印度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占比从不到2%飙升至35%以上,一跃成为俄油第二大买家。莫迪把省下的外汇补贴了国内燃油价格,也因此他的民意支持率因此稳在68%。

而美国最初默许甚至暗中推动这一转变,因为当时欧洲能源危机迫在眉睫,需要印度分流俄油以稳定全球市场。

但如今局势变化,美国发现自己亲手养大的"能源中间商"不仅没听话收手,反而靠着低价俄油炼化成柴油、汽油转卖欧洲,赚得盆满钵满。

更让华盛顿恼火的是,印度还趁机用卢比结算部分贸易,变相帮俄罗斯绕开美元制裁,这简直是在挖美国金融霸权的墙角。

此外,特朗普放话制裁印度,也是向普京施压,逼其在乌克兰问题上让步。但俄罗斯早已适应制裁,印度更不会为俄乌冲突买单。

而莫迪敢这么硬刚,绝非一时冲动,而是算清了四笔账。

第一是经济账:印度被加税的商品多数是纺织品、农产品等非核心出口品,真正赚钱的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反而被特朗普"豁免",这场关税战雷声大雨点小。

第二是能源账:印度的能源转型早已押注俄罗斯,如今大部分的原油来自俄方,管道和港口都是真金白银砸出来的,岂能说断就断?而且从俄油中省下的真金白银直接压低了国内通胀,莫迪岂会为美国面子牺牲民生?

第三是军事账:莫迪已经放弃采购美制F-35战机,目前印度六成武器来自俄罗斯,S-400导弹、布拉莫斯项目等合作深入骨髓,断供俄油等于自毁国防根基。除了暂停F-35采购谈判,印度突然加速与法国洽谈26架"阵风"战机增购计划,并重启本土"光辉"MK2战机项目。这些动作直指美国军火商痛处

第四是政治账:印巴冲突刚结束没多久,印军的失利已经让莫迪支持率受损,国内不满,而特朗普此前贬低印度经济"死气沉沉"的言论早已激怒民众。

此时莫迪若对美屈服不仅会导致油价暴涨,他自己的支持率必然也会下降,所以说莫迪选择硬刚特朗普反而能收割民族主义情绪红利。

回头来看,特朗普的威胁看似凶猛,实则漏洞百出。印度不是唯一买俄油的国家,中国、土耳其同样在列,却未被针对,这种"选择性执法"注定效果有限。

更何况全球能源市场早已暗流涌动,沙特、阿联酋正趁机抢占俄油份额,印度若转向中东,反而会推高国际油价,让美国通胀雪上加霜。至于关税武器,印度手里也有反制筹码:它是美国医药和IT外包的核心供应商,真撕破脸,第一个受害的就是美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