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标准公布:超过75岁才真正算“老年人”

2025-08-07 17:44  搜狐

在生活里,关于年龄的界定,常常引发人们的讨论和争议。就拿刘女士来说,刚过完50岁生日,朋友们半开玩笑地祝贺她"正式步入老年阶段"。虽说脸上挂着笑容,心里却泛起一丝失落。论年龄,年过半百,的确在古人"知天命"的观念里,似乎已入老年行列,尤其自己已经绝经,似乎这一身份更加坐实。然而,当她对着镜子,看到自己保养得当,几乎不见岁月痕迹的面容时,又难以接受自己已步入老年的说法。旁人夸赞她,说她看上去顶多30岁。那么,50岁真的就步入老年吗?

其实,对于年龄阶段的划分,世界卫生组织有着明确且科学的标准。在这些标准中,18岁到44岁,可谓是生机勃勃的朝阳,属于年轻人阶段。这一时期,我们怀揣梦想,积极投身于职业发展,努力经营家庭。随后,45岁至59岁则是正值中年阶段,正在肩负社会和家庭的重任,生活忙碌却充实。而60岁到74岁,则是老年时期的起始,虽然迈向晚年,但依然保持对生活的热情,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散发非凡的活力。至于75岁至90岁,才真正进入老年阶段,身体虽然渐渐衰弱,仍应追求高品质的生活,享受岁月带来的宁静与美好。90岁以上的老人,更是岁月的馈赠,被称为长寿老人,用丰富的人生经历书写生命传奇。而由此可见,真正能被称为"老年人"的,并非50岁,而是60岁。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们越来越明白,人生最大的财富并非名利,而是健康。那么,怎样才算健康的老年人呢?其实,满足以下七个标准,基本可以判断老人的健康状态。

首先是生活自理。家庭和睦的基石,常言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但这一"宝"的价值是建立在老人能自理的基础上。若老人无法自理,不仅生活质量下降,子女也会面临巨大的照顾负担,甚至影响亲情的维系。

再者是脏器健康。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逐渐衰退,老年人常常被各种慢性病所困扰。大脑、心脏、肝脏、肺部和肾脏这五大脏器就如同人体的支柱,其健康状况直接决定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寿命。

第三个标准是营养良好。许多老年人在高龄后,食欲大减,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仿佛拆除了身体防御疾病的屏障。维持适当的BMI(身体质量指数)对健康更有利,能够为身体提供必要的能量储备。

第四点是认知正常。对老年人而言,保持正常的认知功能至关重要。若认知功能下降,需警惕阿尔茨海默病等痴呆症的侵袭,这种疾病将对生活能力和社交活动产生严重影响。

还有,心态乐观。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老人生活的质量。积极乐观的心态能帮助老人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享受生活的点滴乐趣,反之,消极的心态则容易导致身体健康问题。

第六个要求是社交活跃。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老人逐渐不愿参与社交活动,将自己封闭在家中。殊不知,这样的做法实际上会加速大脑的衰退,缺少社交活动的刺激,老人变得越来越呆滞。参与社交活动让大脑保持活跃,能培养自信乐观的生活态度,延缓衰老。

最后,健康素养。对健康生活的重视,并保持良好生活方式的老人,更有可能拥有健康的体魄。从合理饮食到适量运动,从规律作息到定期体检,都是通往长寿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