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文语出惊人,喊出了“武力保台”,国民党路线突变?

2025-11-04 13:17  头条

10月底,国民党内部暗流涌动。

新主席郑丽文尚未正式接任,旧主席朱立伦却上演了一出"集体辞职"的大戏。

几天后,郑丽文在德国媒体的专访中,抛出了一颗让所有人眼镜碎一地的"奇袭弹"。

编辑:口蘑

"211人辞职"与郑丽文的"祸水东引"

11月初的国民党,气氛有些诡异。

新当选的党主席郑丽文,还没来得及感受权力的温度,就先尝到了被架空的滋味。

当时朱立伦宣布,蓝营中央的211人,要在10月底集体辞职。

这个数字,非常具体,也相当刺眼。

说白了,这就是釜底抽薪,一招不给人留面子的权力斗争。

面对这种内部绞杀,郑丽文的第一反应出人意料。

她没有选择硬碰硬,更没有公开抱怨,而是玩了一手"祸水东引"。

在面对德国媒体,被问及是否与卢秀燕争夺2028年提名时,她的回答堪称滴水不漏。

郑丽文说国民党有呼声的不止卢秀燕,还有韩国瑜和蒋万安,而且她自己"从未考虑过"。

这话说得,把自己撇得一干二净。

有评论就说,这招高明,直接把聚光灯打向了党内真正的大佬。

在国民党这个山头林立的地方,谁先跳出来想当老大,谁就容易成为靶子。

郑丽文显然深谙此道,用一种谦卑的低调,化解了明枪暗箭。

业内资深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本质上是教科书式的政治自保。

但她真的放弃了吗?恐怕没那么简单。

有分析早就看透了,她未来的资格,完全取决于她能不能带领国民党打赢2026年。

如果赢了,那她自然就有了问鼎2028的底气。

所以你看,这个"无意"参选的表态,其实是给自己留足了后路。

赖清德成了"背锅侠"?郑丽文的"奇袭弹"

如果说对内的低调是生存本能,那么对外的表态,则展现了郑丽文更高段位的博弈技巧。

这又是一场高难度的钢丝绳表演。

对于"九二共识"这个国民党的"神主牌",她的论述堪称左右逢源,求生欲满满。

她一方面要稳住深蓝,所以会说"九二共识"非常重要。

还拿马英九时期举例,反问那时候台湾哪有什么威胁?

这话是说给深蓝听的,让他们安心。

可另一方面,她又不敢不面对现实,岛内对"抗中"的情绪很强,支持统一的人却不多。

所以,她也得给"九二共识"松绑,说它只是一个能对话的"消极基础"。

甚至承认两岸在上面"各讲各的",这明显是在向中间选民示好。

但最让人拍案叫绝的,还是她扔出的那颗"奇袭弹"。

她竟然罕见地替对手赖清德"喊冤",直接打破了蓝绿阵营非黑即白的传统剧本。

当谈到《时代杂志》说赖清德是"麻烦制造者"时,郑丽文不按套路出牌。

她反问了一句:赖清德之所以成为麻烦制造者,会不会恰恰是因为他"完全配合美国"?

这话一出,四座皆惊。

这等于是在暗示,台海局势紧张,赖清德可能只是个背锅的。

真正的问题根源,得往美国那边瞅瞅。

这番言论,跟国民党过去逮着民进党就往死里骂的风格,简直是天壤之别。

她甚至还给赖清德递了个梯子,说只要他能接受"九二共识",和平的大门同样为他敞开。

这既是对对手的规劝,也向外界展示了国民党务实的一面。

更有意思的是,在谈到这些的同时,她又掷地有声地强调,绝不放弃"武力保卫台湾"。

这句话,显然是说给那些担心台湾安全的选民听的。

它也与党内某些认为只有靠"我是中国人"认同才能保台的观点,划清了界限。

"拿香跟拜"的老路,国民党永远赢不了

回过头来看,郑丽文的这番表态,根本不是什么"真面目曝光",而是一次精心策划的战略转向。

有岛内分析人士认为,郑丽文的态度变化,与蓝营内部情况直接相关。

朱立伦还没等到"交接日",就宣布"蓝营中央"集体辞职,这摆明了是牺牲蓝营利益,捞取政治私利,把郑丽文彻底"架空"。

这个情况,使得原本在两岸问题上立场坚定的郑丽文,迅速动摇了。

这进一步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统一大业不能指望这些岛内政客,还得看大陆的!

国民党的问题,根源在于其百年老店的身份焦虑。

从"连战"的亲善,到"马英九"的不统不独,再到"朱立伦"的"亲美",其路线一直在摇摆。

这种摇摆的背后,是每一次选举压力下的"拿香跟拜"。

他们看到民进党靠"抗中牌"赢了一次,就也想跟着学。

以为喊几句"保台",就能抢走绿营的选票。

可选民又不是傻子,要吃"抗中"这碗饭,为什么不选正宗的民进党,非要选你这个"山寨"的国民党?

这么一喊,既得罪了原本支持你的深蓝,又不可能争取到真正的绿营。

最后落得个两面不讨好的下场,朱立伦就是这么输的。

难道路郑丽文还想再走一遍?

这种"拿香跟拜"的困境,并非国民党独有。

日本自民党总裁选举中,河野太郎也曾为对手安倍晋三的政策辩护。

他最终虽败选,但声量大涨,被称为"河野流",被视为在权力斗争中的高级求生术。

郑丽文的策略,与"河野流"有异曲同工之妙。

但区别在于,国民党的"拿香跟拜",是放弃核心原则的生存术。

而"河野流",更多是在党内派系间的策略平衡,并未动摇国家认同的根本。

大势所趋!统一大业,不能指望岛内政客

更严重的问题是,郑丽文可能混淆了一个核心概念。

国台办说得很清楚,大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针对的是"外部势力干涉"和"极少数'台独'分裂分子"。

这绝对不是针对广大台湾同胞。

大陆想"武统"吗?当然不想!

谁希望一家人兵戎相见?

所以大陆才说"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

那么问题来了,和平统一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是"台独"!

郑丽文女士,你想"和平",大陆也想"和平"。

你想避免"武统",大陆更想避免"武统"。

那好,既然你反对"武统"这个结果,你就必须拿出行动,去反对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也就是"台独"。

国台办的回应里还有一句话,是说给所有台湾同胞听的。

"希望广大台湾同胞与我们一道,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和外来干涉,坚定不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看到了吗?"和平"不是单方面喊出来的,是需要两岸共同努力的。

如果国民党一边喊着"我要和平",一边又对岛内顽固分子的谋"独"活动视而不见。

甚至为了选票,自己也跟着喊"武力保台"。

如果还想着"不统不独",继续拖下去……

那你所谓的"和平",就是在纵容"台独"。

你越纵容"台独",和平统一的希望就越渺茫,那大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的选项,就越可能被激活。

说到底,郑丽文这次的"语出惊人",是一次极度危险的政治投机。

她试图在"统一"和"独立"之间,在大陆和美国之间,在"深蓝"和"浅蓝"之间,走出一条"中间路线"。

可惜,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在两岸关系这道必答题上,"中间路线"就是死路一条。

《环球时报》最近的社论也敲打蓝营,虽未点名,但信号很明确。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一份评估报告更是警告,若国民党主流采纳郑丽文式的模糊策略,可能加速大陆青年一代对"和统"失去耐心。

武统的声音,将因此获得更大市场。

统一是必然的,要么是和平的,要么是非和平的。

想实现前者,就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后者(台独)。

机会,其实一直都抓在台湾同胞和像郑丽文这样的政治人物自己手上。

结语

郑丽文的策略,是权力丛林中的高明求生,却也是背离历史大势的无奈挣扎。

国民党若继续"拿香跟拜",无论手段多高明,都只是在加速失去民心和历史机遇。

在统一的大势面前,是选择顺势而为,还是逆流而动?这是每个台湾政治人物必须回答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