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印区别对待?美防长刚说不寻求冲突,转身和印度签署10年军事条约,对中国继续恐吓
据环球时报报道,在马来西亚的东盟防长会议上,美国防长赫格塞思展现了一种令人目瞪口呆的"双面戏法"。他一边高调表态"不寻求与中国冲突",一边又毫不避讳地与印度签署了为期十年的军事协议。这种微妙的外交表现,不仅让人看到了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布局,还揭示了其对中国与印度的"差别待遇",一边恐吓中国,一边热情拉拢印度。赫格塞思的言辞与行动,究竟折射出哪些深层次的战略意图?美国在印太的角色,是否正在悄然发生改变?
赫格塞思在会见中国防长时,先是表达了对中国在南海和台海等地日益增长的军事活动的担忧。言辞看似委婉,但其背后的潜台词显而易见:美国将继续捍卫其在印太地区的利益。这是典型的威慑策略,一方面试图通过这种"软硬兼施"表态,避免冲突升级;另一方面,又保持着军事上的高压态势,不断强化对中国军事扩张的警惕。

在这样的背景下,赫格塞思声称美国并不寻求与中国发生冲突。然而,这种宣言是否值得信服?在美国的防长口中,中国的军事行为被不断放大,似乎成了地区安全的"最大威胁"。可这与美国自身的战略目标密切相关:通过将中国描绘成"威胁",美国可以进一步巩固在亚太地区的领导地位,并吸引更多盟国支持。赫格塞思并未明确表示美国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来避免冲突,反而强调了"捍卫利益",这无疑是在暗示,如果中国的行为被视为挑战,美国绝不会坐视不管。
有意思的是,在同一个会议上,赫格塞思与印度防长辛格的会晤,却完全不同。两国防长不仅言辞亲切,更是在会场上签署了一份重要的军事协议。这份为期十年的协议不仅加强了美印之间的军事合作,更是美国在面对中国崛起时的战略调整之一。美国显然把印度视为遏制中国的关键力量,而与印度的合作,尤其是在军事领域,成为了美国拉拢印太地区盟友、打击中国影响力的核心手段。
美国显然深谙印度在该地区的战略位置与潜力,尤其是考虑到印度日益增强的军事能力及其在亚太地区的地理优势。即便在美国与印度在关税与贸易等领域的争执持续升温时,军事合作却依旧如火如荼。赫格塞思与辛格签署的协议,标志着美印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两个军事强国在区域安全、技术合作等方面的联合,正日益成为对抗中国崛起的战略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