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继续加强稀土出口管控!贝森特放狠话,欧洲成了最大输家?

2025-11-04 17:33  郑州广播电视报

美国的美梦破灭了?中美元首会晤后,中国仍继续加强稀土出口管控!贝森特放狠话,欧洲成了最大输家

据澎湃新闻报道,近期,随着中美两国领导人在釜山的元首会晤,美国及其盟友都期待着一场全面的"稀土解禁"行动。在会晤后,双方在经贸领域取得初步共识,美国对中国释放暂停部分关税的信号,外界一度看到了缓解经贸摩擦的希望。然而,紧随其后的稀土问题却重新成为了焦点。美国财长贝森特信心满满地宣称,美国将在两年内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试图掩盖美国在稀土问题上的深层困境。而中国却坚定地表态:稀土出口管控不松动,资源战略底线不可触碰。

中国作为全球稀土的"掌舵人",长期以来在稀土资源的开采、精炼、加工等环节占据主导地位。从全球60%的稀土开采到90%以上的精炼加工,中国对全球高科技产业,尤其是军事装备的依赖早已深入人心。稀土不仅是芯片、电池等高端制造的原材料,还是现代军事技术,尤其是高精尖武器和卫星技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今年10月的商务部例行记者会上,中国商务部副部长李成钢明确表态,稀土问题不在中美经贸会谈的范畴内。中方始终坚持的是,稀土作为国家战略资源,必须确保其使用符合中国自身发展需求和安全利益。"中国的稀土政策是长远考虑的结果,关乎国家产业链的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不容外部施压改变。"这番话无疑为美国的期待泼了一盆冷水。

然而,美国财长贝森特并未因为中国的强硬表态而收敛言辞,反而放话称,预计在12到24个月内,美国将彻底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这种过于乐观的预测,显然忽视了稀土产业的复杂性及其全球产业链的深度依赖。

美方的这种"自信"发言,无疑是在"自嗨"。现实是,美国尽管有资源储备,并且可以通过技术创新和替代材料逐步实现某些稀土的替代,但要完全摆脱对中国的依赖,恐怕短期内难以实现。

尽管美国近年来在寻找替代供应链方面有所努力,但全球稀土资源的分布不均,储量有限,加工技术也依赖中国的先进经验。即便是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国拥有稀土矿藏,精炼和加工环节依然要依赖中国的技术,无法短期内打破这一垄断格局。因此,贝森特的言论充其量只是政治上的一厢情愿,显然低估了中国在这一领域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