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会晤刚结束,美方就说漏了嘴,特朗普留了“后手”,就等东窗事发?

2025-11-03 16:31  郑州广播电视报

中美会晤刚结束,美方就说漏了嘴,特朗普留了"后手",就等东窗事发?中方必须早做准备

据澎湃新闻报道,当地时间10月30日,吉隆坡的经贸磋商余温未散,釜山元首峰会达成的共识还在牵动全球市场神经,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的一番表态就像一盆冷水,浇在了看似缓和的中美关系上。美财长贝森特刚向媒体大谈特谈会谈成果,宣称中美已敲定经贸协议,最快下周就能签署文本,中方将在年底前购买2500万吨美国大豆并采购美国能源,一副"握手言和"的热络姿态。可转头格里尔就公开表示,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并未完全解决,美国将继续推进对华301条款调查,核查中国是否履行2020年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的相关义务。

这一前一后的矛盾表态,把美方对华政策的两面性暴露得淋漓尽致。所谓301条款,根本不是WTO等国际规则框架内的合规工具,而是美国《1974年贸易法》赋予的单边制裁"特权"。简单说,只要美国主观认定其他国家的贸易政策"不公平""有歧视",不用经过任何国际组织授权,就能单方面发起调查、加征关税,甚至采取科技封锁等极端措施。这种把国内法律凌驾于国际规则之上的做法,本质上就是"单边霸凌"的遮羞布,却被美方当成了对华博弈的"万能牌"反复使用。

格里尔口中的调查,矛头直指2020年那份贸易协议的履行情况。美方始终揪着中方当年未完成2000亿美元加购承诺不放,却刻意回避了关键前提:协议签署后,美方率先违背承诺,不断升级对华贸易限制,破坏双边合作环境,再加上疫情等不可抗拒的客观因素,才导致采购目标未能达成。如今美方无视自身责任,反倒拿这份"被破坏的协议"当借口,继续保留制裁权限,其用心昭然若揭。

特朗普政府的算计其实不难理解。国内经济压力持续加大,通胀阴影未散,农业州选民的选票对其连任至关重要。中方恢复采购美国大豆、能源等商品,既能缓解美国农民的销售困境,又能给选民一个"满意交代",暂时遏制支持率下滑的趋势。这是美方迫切需要的短期成果,也是其愿意坐下来谈判并暂停关税战的核心动因。但在短期利益之外,美方从未放弃对中国的长期战略压制,301调查就是其预留的"施压筹码",试图在后续谈判中占据主动,逼迫中方做出更多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