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时吃的“秋菜”到底是啥?换季讲究应季而食,别忘记了

2025-09-23 13:35  头条

"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今日,我们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 -- 秋分。秋分,通常在每年的 9 月 22 日、23 日或 24 日,此时太阳到达黄经 180 度 。"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此后气温逐渐下降,正式步入凉爽的秋季。

在农业社会中,秋分更是一个重要的节气。它不仅是气候的分水岭,也是农事活动的关键点。秋分前后,正是秋收的大忙时节,稻谷、玉米、大豆、红薯等作物陆续成熟。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里写道:"秋分,八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

秋分被古人视为天地平衡、阴阳均衡的日子,因此历代王朝在秋分时都会举行祭祀活动,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祭月、祭秋。秋分的文化意涵,还体现在民俗与谚语中。比如民间有"秋分到,蛋儿俏"的说法,指的是秋分这天,鸡蛋更容易竖立;还有"春分秋分,昼夜平分"的农谚,提醒人们关注节气变化、调整生活作息。

另外,北方多在秋分时节吃"秋菜"养生,寓意顺时而食、祛病强身;而南方岭南一带,则有更具地域特色的"秋菜秋汤"习俗。

秋分的"秋菜"习俗

在岭南地区,秋分有一个非常特别的传统--吃"秋菜"。这里的"秋菜"指的不是泛指的秋季蔬菜,而是一种特定的野菜,即苋菜,当地人又叫"秋碧蒿"。

在秋分当天,村民们会集体出门采摘秋菜,这是一种带有仪式感的习俗。人们认为,秋菜有祛热、清火的功效,秋分吃上一碗秋菜汤,"秋菜秋汤"的做法很简单,却充满了人间烟火气。通常是将采来的苋菜洗净,与鲜鱼片一起下锅煮汤,这道汤被称为"秋汤",与春分的"春汤"相呼应。清鲜可口,带着大自然的味道,寓意着"顺时而食,平安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