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纣王之后,再也没有“人皇”,帝王只能称为“天子”?(2)

2025-01-25 06:22  搜狐

但这种思想在商纣王时期遭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他的不正常统治是"人皇"转变为"天子"的重要原因之一。

纣王统治时期,本是"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但主持占卜的"巫师"都成为了神权的牺牲品。

他们费尽心思,也不能阻挡国家的衰亡和纣王的暴政,这直接导致了神权在民间公信力的丧失。长期的战争让商朝的人力物力几乎枯竭,激化了社会矛盾。

人们逐渐意识到,所谓的神权似乎并不能像当年的尧,舜,禹给人们带来安宁的社会与环境,反而是残酷的统治。

尽管商朝对神权的态度无以复加,但神并没有因为其虔诚而庇佑,最后也免不了被周取而代之的结局。

对广大人民而言,殷商所鼓吹的神权遭到了严重打击,所以尽管西周早期依然使用神权作为统治人的精神武器,但提出了军权神兽的思想,指出神是各族所共有,但上天之命是周王所有。

人皇不复存在,而是出现"持天命者",有德之人为天子,臣民归顺。

符号的破灭

从文化角度来分析,夏,商,周代表着三种完全不同的文化符号。

夏朝是"人皇文化"的开端,也是奴隶社会的伊始,当时的社会底层相对蒙昧无知,加上有尧舜禹三位人皇在前,使得人们认同了这种文化符号。

而到了商朝时期,历代君王对这种文化符号大肆渲染。由于前期统治清明,政局稳定,底层社会的人们堂而皇之地接受了殷商时期对"人皇"的继承。

但后来的纣王帝辛残酷的统治让人们对"人皇"这样的文化符号产生了极端负面的影响。

这一层面从后续的文化作品中就可以看出,《封神演义》中的纣王昏庸无道,沉迷酒色无法自拔。

伴随着纣王形象的负面性,与他相关的所有文化符号都被深深打上了反面的烙印。

纣王本身就有"刚愎自用"的不足之处,他自认为"知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人们将纣王本身的缺点全都直接定义在"人皇"上。

后来西周攻破朝歌,殷商既无统兵之将领,也无可以御敌之士兵,最终导致了国家的灭亡。

而当时的人们,将这一切归结于"人皇"的无能,纣王自认为"我生不有命在天乎"。

临终前,这样的感叹意味着商朝失去了天神的庇佑,在人们眼中,天神和人皇已经伴随商朝的灭亡而远远离开。

从这时开始,"人皇"文化也伴随商朝的灭亡而消失。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