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10月21日讯(编辑雷山谦唐叶天)近日雷军分享的关于对小米造车的高调言论引发市场较高关注,事实上,在新势力车企中,"放狠话"已经成为行业游戏规则之一。无论是先入局者,还是自消费电子、传统车企跨界切入的新玩家,都对此心照不宣,高调是他们吸引目光的方式。而这些造车新势力中,谁又堪称"狠话天花板"?
雷军:小米的目标是一年1000万辆出货
近期,"官宣"造车已一年多的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再次放出豪言,称小米造车成功唯一途径是挤进世界前五,成功吸引市场眼球。
10月19日,雷军在社交媒体推特上发表了自己对电动汽车行业的看法,称相信当电动汽车行业成熟时,世界前五大品牌将占据80%以上的市场份额,回到小米自身,雷军发表了如下看法:
"换句话说,我们成功的唯一途径是成为前五名之一,并且每年出货超过1000万辆。竞争将是残酷的。"
小米目前已进入自动驾驶技术测试阶段,虽然还未正式发布成果,但兼任小米智能电动汽车业务首席执行官的雷军已提前赚足眼球,在他看来,汽车行业的本质将从机械演变为消费电子,电动汽车行业的比赛才刚刚开始,"小米有很多机会"。
余承东:第一年就要干翻特斯拉
雷军的想法,与他的"老对手"华为智能汽车BU CEO余承东的想法不谋而合。10月,余承东也在一档访谈节目中表示,未来汽车品牌的竞争会像飞机制造业一样大浪淘沙,就中国汽车市场而言,他认为最终主力玩家将不超过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