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冰淇淋界爱马仕"卖不动了?高价甜品的时代终结。
六月的上海,外滩气温逼近35℃,却很难再看到昔日排队半小时只为一球哈根达斯的盛景。
6月11日有消息指出:母公司通用磨坊正评估出售中国区超过250家哈根达斯门店,交易价值可能达到数亿美元。通用磨坊CEO杰夫·哈门宁坦言,"客流量出现了两位数的下降,因为人们减少了外出就餐"。
这并非个案,星巴克正在评估其在华超过7750家门店的未来,迪卡侬也启动了约30%中国业务的出售程序。
这个曾经"冰淇淋界爱马仕",正在失去昔日的魔力。
01 昔日王冠滑落:高端定位被时代反噬
二十年前,哈根达斯进入中国时以单球25元的定价配合烛光小金勺,精准踩中"请客送礼""约会仪式感"两个社交场景。那是一代城市白领刚刚拥有信用卡、渴望表达身份的年代。
如今同样价格足以在喜茶买到两杯生椰拿铁,还可以顺手发一条"新品测评"短视频。高价≠身份象征的逻辑彻底崩塌,高端溢价失去锚点,王冠开始松动。
更致命的是信息差被互联网抹平,越来越多中国消费者了解到,哈根达斯在美国比中国平均便宜30%,还经常搞"买10送1"的大促销,最便宜时低至1美元。而在中国市场,最常见的小杯装哈根达斯售价动辄40元以上。原来哈根达斯的高端人设靠的不是产品力,而是信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