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痛神经的“雪糕刺客”,凭什么这么贵?(5)

2022-06-22 21:36  新京报

北京房山一家社区超市老板告诉新京报记者,其店里所售冰品价格在1元-10元不等,但卖得最多的还是两三元的平价产品,10元左右的冰淇淋仅有雀巢、梦龙两个品牌。"10元以上的有人来推销过,但我们卖过几支之后就没再要,因为卖得慢。"该老板同时强调,其店里售价最低的冰品是1元的"老冰棍儿"和"冰沙",但该价位产品近两年越来越少,"几毛钱的现在已经没有了。"

刺痛神经的“雪糕刺客”,凭什么这么贵?

高端冰淇淋代表"梦龙",部分产品单只售价在9元以上。新京报首席记者郭铁摄

在北京一家永辉超市,同样可以找到"平价"冰淇淋、雪糕,且不少商品在打折促销。如原价9.5元的蒙牛"冰+"(70gx6),折后单只售价约为1.3元;原价29.9元的伊利"非常熊猫"冰淇淋(65gx6),折后单只售价约为3.3元。此外,店里还有单只售价1元的"老冰棍儿",及9元价格带的梦龙,唯一的"不便"在于多数产品只能量贩购买,间接抬高了客单价。

刺痛神经的“雪糕刺客”,凭什么这么贵?

6月21日,永辉超市销售的两款"平价"冷饮。新京报首席记者郭铁摄

"冷饮行业有很多渠道,比如家批渠道,什么价位段的产品都能买到。如果在连锁便利渠道,4元以下的产品很难进入,这是采购沟通中行业都知道的。便利店要在单位面积里产生更多价值,低价产品满足不了他的毛利空间需要。"刘博告诉新京报记者,目前商超、社区超市、夫妻店、街边店等传统流通渠道在冰淇淋销售中占比在80%以上,但连锁便利渠道保持了较高的增速,也锁定了"年轻人"这一冰淇淋消费的优质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