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财经《封面直播》:当时从前三年快速扩张,到一下关了好几家店,您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张雅青:我觉得作为投资人,作为餐饮的经营者,你要经得起这样的打击或者考验。该关的店一定关,看好的店一定开,并不是我关了店就不开了,当时关店的原因最主要是止损。
当时商场的店铺都是投资500万,500万投资没有收回来,但是每个月还要亏20、30万,如果我不关店,持续从2020年到现在,这两年又要亏进去500万甚至800万甚至更多。所以当时我的决策还是对的,人该挣的时候挣,有问题的时候及时止损是非常有必要的。
对于我们这些餐饮人,有的时候看不到希望,也别想着非得顾着面子,该关就要关,要及时止损。
餐饮业正是大浪淘沙的时候 能够活下来的都是好企业
凤凰网财经《封面直播》:对未来一两个月的状态有何打算?
张雅青:我们公司内高管开过会,心情已经有所缓解,因为"财务给我报数据,给我报账等等,把它梳理起来觉得还是可以的,能坚持,可以,没问题,市场大形势就是这样,防疫还是第一位的。
凤凰网财经《封面直播》:疫情尤其是五月这么难的情况下,有没有想过放弃?
张雅青:从没想过放弃餐饮行业,疫情其实是个转折点,能够活下来的品牌都是好企业,这个时候正是大浪淘沙的时候,只有我们自己能救我们,这个时候更让我们更清醒,更让自己认识到原来的不足和未来的方向。
凤凰网财经《封面直播》:旺顺阁有哪些自救措施?是如何稳定军心的?供应链物流有没有受到影响?
张雅青:旺顺阁在这个期间也在积极拓展渠道,比如从电商公司抽调人专门云上运营,抽调管理干部专门做抖音本地生活的直播,学习慢慢去开展线上营销。
稳定军心最重要的就是保证员工吃好喝好。旺顺阁在员工餐上不含糊,也从不会拖欠员工工资。
供应链物流方面没有受到太多影响,活鱼进京有绿色通道,旺顺阁也有自己的供应链渠道,因此受到疫情影响不大。只要是市场恢复,餐馆永远不会倒闭,这是我们人的本能,人活着最重要的是吃。
目前的餐饮业处于过剩状态 这个赛道还是过于拥挤
凤凰网财经《封面直播》:您对目前餐饮业业态又没有什么可以跟我们分享的?
张雅青:餐饮分两种生意,一种是快生意,解决活着的问题,包括预制菜、半成品,能不能快速的时间解决一餐。
第二个是慢生意,在一个特定的场景、特定的时间,和特定的朋友聚会,做出真正有场景的宴请属性,让顾客能够持续地关注你。
虽然疫情以来大众消费水平有所下降,但张雅青表示旺顺阁定位还是中档的大众餐饮,没有转型的打算。
目前消费的分级分层越来越明显,快餐的内卷比正餐还要严重。比如预制菜、自热锅等工业化的产品,做得又好又便宜,也影响了快餐和外卖等行业,这个赛道还是过于拥挤。
凤凰网财经《封面直播》:餐饮业的"流量红利期"是否已经过去?
张雅青:目前的餐饮业处于过剩状态。包括Shoppingmall也过剩,同质化的商场过多,加剧了餐饮品牌的内卷,部分品牌甚至在"赔本赚吆喝"。
实际上精细化管理、精细化的运营体系,才是餐饮品牌能够坚守下来的关键,要在管理端要效益。同时,餐饮业也要与时俱进,拥抱互联网、拥抱大数据。
比如现在的线上营销,如抖音、快手等直销模式,都是餐饮的未来。原来的大众点评没法真正看到店面环境、操作过程、卫生、品质等,而直播能很直观地让顾客看到你的产品,直播其实就是不花钱的免费宣传。
谈疫情带来的启示和经验:不要盲目创业和投资
凤凰网财经《封面直播》:三年疫情给您带来了怎样的启示和收获?
张雅青:第一:餐饮老板不要进行超出自己能力的投资。即不要借债投资、贷款投资,一定留好自己的蓄水池。餐饮行业并不是投完一个店就源源不断地有钱赚了,还要有持续培养品牌的阶段,甚至还有持续的亏损。如果自己没有足够的资金,可以选择融资来化解风险,让投资人成为品牌的股东,减低创业者个人的风险。
第二,一定不要盲目创业。现在餐饮行业是极度的过剩和极度的竞争。创业的时候一定要充分论证,打有准备之仗--对和什么样的人合作、开什么样的店铺,要进行充分调研,想好了再开店。
第三,经营餐饮要有信念。你这辈子是不是要干这件事,你是不是要经营这个企业。尤其是我自己,我坚定我这代,甚至我儿子愿意接班,要坚定干餐饮,这就是两代人的执着。比如现在北京只要做北京菜的都有鱼头泡饼这道菜,我可以自豪说,没有旺顺阁就没有鱼头泡饼这道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