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在大航海时代“慢人一步”,清朝为何不“迎头赶上”(3)

2025-05-12 11:22  360kuai

纵观历史,不难发现尽管中国在明朝时期错失了大航海时代所带来的巨大红利,但时间迈入清代以后,由大航海时代所衍生出的远洋贸易事业亦是一条不可小觑且可持续发展的"致富途径",而中国作为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倘若统治者能够好生经营,海外贸易必定能够在相当程度上促进当时国内经济的发展,这对于当时的清朝整体经济而言不失为一支难得的"催化剂"。那么,历史上清朝当局统治者是否抓住了这一最后契机呢?

在封建王朝时代,一个国家倘若想要发展本国的海外贸易事业,那么就必须要具备强大的海洋运输业。因此,从这一角度上来看的话一个国家对于海洋运输业所采取的措施从某种程度上也就成为了整体海外贸易政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以当时的英国为例,自都铎王朝以来(公元1485年~1603年)当局统治者便制定了各种鼓励和支持发展本国海外贸易的措施。举个最明显的例子,公元1485年英国议会曾下达了这样一道禁令:"凡是从法国加斯科尼和基恩输入的酒,只能由英国本土如英格兰、爱尔兰及威尔士籍的货船负责担任运输,否则将禁止在英国管辖的地界内进行销售"。同时为了促进本国造船业的发展,还进一步规定凡建造100吨以上的船只,政府对造船商以每吨5先令实施补助。由此可见,当时的英国上层统治者在海外贸易事业的发展方面可以说是抱着一种极其开放的态度,这与其后来成为继葡萄牙和荷兰之后又一"海上霸主"无不存在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