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方军的落幕泾源之变与河北四镇风波上篇(6)

2022-09-11 09:39  360kuai

朱泚是幽州人,兄弟朱滔是河北四镇的重要角色。幽州地区的卢龙节度使本是安史尾声选择归顺的李怀仙,与接替段秀实的李怀光没有任何关系。两人都不是汉人,汉姓是改的。李怀仙是鲜卑族,而李怀光是渤海靺鞨族(本姓茹,不少研究者推断他们其实是柔然,部族衰落后逃亡辽东,久而久之才加入靺鞨族)。

李怀光为人倒是忠勇,得到任命到西北接替段秀实,为了立威导致刘文喜等将士不服,这只是表面的导火线。实际个中恩恩怨怨要复杂得多,这并不是一起孤立的事件,同时泾源军之变与河北四镇危机前后都有关联。根本要害还是涉及德宗李适为了巩固边防,试图全面调整各地藩镇将领的大前提。

由于李适一开始对魏博、幽州的态度很强硬,促使田悦与朱滔两股力量绞在一起。这时泾源镇将士前受徭役刺激,后在赶赴前线的途中发生惊天逆转,让皇帝猝不及防,史书认为就是刘文喜等不愿修筑原州城池已埋下隐患。从段秀实推卸原州来说是认为不切实际,泾源将士对大兴劳役的反抗根本要害不在史书认为的"抗命",而在于他们劳而无功,朔方军的待遇此时已经一落千丈。

西北朔方军自仆固怀恩一事已被朝廷边缘化,这正是神策军地位崛起的一个背景。他们一不如京师充禁军的神策军,二不如重要地方的藩镇军,泾源将士在重重压力下的奋起反抗与待遇落差密切关联,可史书往往一概视为"背叛",有点倒果为因的感觉。其实无法解释为何泾源将士在段秀实手下尚是规规矩矩的边军,怎么很快就被刘文喜、朱泚影响,成为占据长安对抗朝廷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