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史书中看,刘贺是一个厚道的人。他刚登上帝位,就大封家臣,200多名旧臣都得到了越级擢升。对于刘贺的决定,昌邑国的臣子们皆弹冠相庆、乐不可支。然而刘贺君臣却没有发现,霍光、张安世等人正以冷峻的目光盯着自己,就好像要将他们吃掉一样。
很快,刘贺的臣子龚遂就发现了异样。于是他痛哭流涕地劝谏刘贺:"大王被立为天子,都是先帝旧臣的主意。要封官,也是先封旧臣。如果像如今一样宠信昌邑国故人,越级擢升,恐怕大祸将至啊!"对于龚遂的忠言,沉溺于狂喜中的刘贺一句也没有听进去。
此后,太仆张敞也进谏:"先帝早死无后代,大臣害怕于帝位空悬,于是才将陛下立为天子。陛下壮年继位,大臣与百姓仍处于观望状态。如今您不封旧臣,反而大封昌邑国小辈,这个过错实在太大了!"
事实上,龚遂和张敞早已意识到,在朝廷中霍光等旧臣才是真正说了算的人。霍光之所以立刘贺,就是看中了他的年轻。在他们眼中,年轻的国君更容易控制,也更能确保他们的权位与富贵。然而刘贺扶植亲信,挤占了原本属于他们的权力,显然与他们之前的幻想背道而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