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具有中长期基本面支撑吗?
中泰金融工程首席唐军认为,从货币超发的边际变化来看,有利于人民币升值。中国自2017年开始了一系列降杠杆、稳杠杆的举措,货币超发的力度是边际下降的,而美联储在新冠疫情后采取了无限量QE政策,宽松力度可能是空前的。
从购买力平价来看,人民币也应该是倾向于升值的。过去经常有人拿中国一线城市的房价与美国比,认为人民币计价的国内房价明显过高,因此人民币有贬值空间。但是除了一线城市房价之外,其余的物价大部分还是低于美国的,长期稳定的对美顺差也能证明这一点。因此,一线城市的房价或许是资产泡沫,或许有其他复杂的原因,但作为衡量人民币的购买力是不合适的。
从通货膨胀的走势来看,短期也有利于人民币升值。由于疫情期间美国大规模给居民直接发钱,造成疫情后美国消费需求的反弹可能超预期和美国劳动力成本上升较快,加上全球民粹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美国将面临明显的通胀压力。而中国作为制造业的主要出口国,面临的通胀压力将相对较小。因此,从以上三个方面的分析来看,人民币升值具有中长期的基本面支撑。
中泰策略分析师王仕进判断,目前美国疫苗接种率已经超过50%,节奏略有放缓,但在近期通胀预期和美国货币市场隔夜逆回购规模飙升的背景下,6月中旬的FOMC会议大概率会讨论缩减QE的问题,而3季度可能会开始实施,这或许会改变美元指数的走向。
他认为,美元指数最近走弱的主要原因还是通胀,历史上只要美国核心通胀大幅超过其他国家,美元走势都是偏弱的,预计美国5月通胀水平还会更高,下一次披露数据是6月10日,所以未来一段时间,美元大概率仍将维持偏弱状态。但是上篇文章中王仕进也提到,美元下半年走强的可能性较高,主要源自两方面因素:一是随着疫苗接种率提升,美联储会准备缩减QE,另一方面其他美元指数构成国的经济增长显著慢于美国。
MSCI新兴市场指数与美元指数
数据来源:Wind,中泰证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