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初制定海禁海防是为了防谁?倭寇之患又是如何产生的?(2)

2022-12-08 10:39  360kuai

明朝的这些海防措施,可谓有利有弊。利在统治者,利在国防;弊在老百姓,弊在民生。明朝确立海禁加强军备,其实主要目的并不是针对倭寇,而是防止老百姓下海。

明朝的海禁和海防,主要是'禁"本国居民私自下海,出洋经商,"防"内外勾结,贩卖番货,扰乱治安。朝廷颁布了海禁政策,老百姓就不下海经商、捕鱼、煮盐了么?当然不会。因为在当时做海上生意,虽然很辛苦,但获得的收入也很丰厚,显然要比在家乡种地划算,所以尽管有海禁,仍然趋之若骛。不但有许多边民偷偷下海,而且还官商勾结,海禁政策执行的时紧时松,并非总是很严厉。例如在福建的兴化卫,指挥使李兴、李春曾私自遣送商贾下海做生意,回来后坐地分钱。

明朝的海禁政策原本是要强化内部控制,割断与外界的联系,但到最后,沿海的军人都参与下海经商,这不能不引起朱元璋的高度警觉。在沿海地区出现了倭寇骚扰也不算什么,这些日本强盗来到中国,人地生疏,两眼一抹黑,但如果有内贼接应,隐患就大多了。对明朝政府来说,最大的忧患还是在海禁政策的影响下,出现的内外勾结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