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望侯张骞的“大夏情结”(2)

2023-10-04 12:42     360kuai

汉武帝初年,居于河西走廊一带的游牧民族匈奴,连年出兵侵扰汉疆,又西击月氏国,杀了月氏王,对东西邻国构成很大威胁。西汉建元二年(前139),汉武帝派遣张骞带领百余人出使西域,联合月氏夹击匈奴。不料,张骞一出阳关就被匈奴扣留了,这一扣就是10年。张骞不辱使节,伺机逃脱,继续西行寻找大月氏。但当他们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找到月氏故国时,才知道大月氏已举国西迁到阿姆河流域(今阿富汗西部)。张骞继续西行,翻过葱岭,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大月氏,并且发现了一个被大月氏征服的叫作"吐火罗"的国家。此时的大月氏君王贪图苟安,已无心出兵找匈奴复仇,张骞所奉使命无法完成。于是在游访了大宛、乌孙、康居等国之后,张骞在吐火罗逗留了一年多。他被那里的自然风光所倾倒,也对当地的风土人情进行了充分了解。经过实地考察,竟意外发现,所谓的"吐火罗"原来就是几千年前从河东夏墟迁出的夏人所建立的国家。他认为"吐火罗"Tochari当是"大夏"两个字的对音(大字古读如"托"或"吐",夏字古读如"户"),并且认为吐火罗境内的Vakhshu河(现称阿姆河)也是移植了河东夏墟旧有的"妫水"的名字。

元朔二年(前126),经历了13年的艰辛,张骞回到了长安。他有关意外发现大夏的报告,深深震惊了汉武帝刘彻。据《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张骞"盛言大夏在西南,慕中国(夏人思乡情深),患匈奴隔其道"。于是,汉武帝根据张骞的建议大规模经营西南夷,在蜀地设郡开发,想由此打通经身毒(印度)至大夏的通道,只是由于必须通过青藏高原,地理条件过于恶劣而未能如愿。但即便如此,汉武帝也没有放弃。据《汉书·张骞传》载,此后"天子数问骞大夏之属",即仍不时地向张骞探询大夏等各国的情况。于是,张骞又提出联络国力较强的乌孙,以将"大夏之属"的西域国家皆招为外臣,并说服汉武帝让他第二次出使西域。元狩四年(前119),汉武帝拜张骞为中郎将,命他率领300人,带着大批牛羊及金币布帛西行。张骞到达乌孙国后,把随行的副使分派到大宛、康居、大夏、大月氏、安息诸国分头去做联络工作,然后张骞返回中原,不久就过世了。"岁余,其所遣副使通大夏之属者皆颇与其人俱来",在张骞死后一年多,副使们带着大夏及各国的使臣陆续来到长安,于是西域各国开始与汉朝相通。

由此,开启了后来称之为"丝绸之路"的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国际大通道。

Ⅱ 大夏情结,开始憧憬河东

照常理推论,所谓大夏国,不过是一个早已臣服于大月氏的兵弱畏战的远国,与之结交并不十分重要,为什么却能让汉武帝产生如此大的吸引力?答案只有一个:张骞和汉武帝都相信西域的"大夏"迁自河东,乃"陶唐氏裔胄"。张骞曾亲身沐浴过"陶唐氏遗风",好大喜功的汉武帝也不胜向往,故不仅千方百计要联络大夏,而且开始对古称"夏墟"的河东这块风水宝地产生了浓厚兴趣。

据《汉书》记载,汉武帝在位53年间,最初的27年从未到过河东,而自元鼎二年(前115)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归来后短短17年间,竟先后6次巡幸汾阴。第一次是在元鼎四年(前113),"冬十月,东幸汾阴。十一月甲子,立后土祠于汾阴脽上"。第二次在元鼎六年(前111),"行东,将幸缑氏,至左邑桐乡,闻南越破,以为闻喜县"。第三次在元封四年(前107),"春三月,祠后土",下诏"赦汾阴、夏阳、中都死罪以下,免三县租赋"。第四次在元封六年(前105),"三月,行幸河东,祠后土",诏赦汾阴,赐天下贫民布帛。第五次在太初二年(前103),"三月,行幸河东,祠后土,令天下大酺(pú)五日,膢(lǘ)五日,祠门户,比腊"。第六次在天汉元年(前98),"三月,行幸河东,祠后土"。从中不难看出,刘彻数次巡幸河东,除了躬自领略"陶唐氏遗风",还身体力行效仿陶唐氏的仁德,为当地百姓施惠造福。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