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大牌龙套:那个在TVB跑龙套的当年多厉害,年轻人不知道了
80年代中期,邵氏停止拍片,TVB成立。
楚原拍了几部喜剧电影后不再拍片,参演了《原振侠与卫斯理》、《大丈夫日记》、《奇迹》、《豪门夜宴》《双龙会》等许多电影,最经典的是《警察故事》里让人恨得咬牙切齿的大毒枭朱滔。
90年代中后期,港片也不行了,楚原干脆加入了TVB,在《壹号皇庭》、《西游记》、《陀枪师姐》、《创世纪》、《男亲女爱》、《寻秦记》等大量经典剧集中,饰演了一系列慈祥老人的角色。
他是《陀枪师姐》里程峰的爸爸,《金装四大才子》里的六艺会馆馆主,《西游记》里,他是佛祖。
这些角色总是以和蔼可亲、诙谐幽默的形象示人。
当年呼风唤雨的大导演,成为了TVB不受重视的甘草演员,而当年他看着成长的新一代,却成为新一代导演,换成谁能咽的下这口气?
但看着日后带着孙女上台领奖,笑说孙女才是家中大姐大、自己的「终身成就」的楚原,就知道真风流雅士,早已把荣辱看淡。
一切就如《笑红尘》中林青霞唱的,“红尘多可笑痴情最无聊目空一切也好此生未了心却已无所扰只想换得半世逍遥”。
邵氏武侠的故事已远,舞榭歌台都已落幕。 那就管他天下万千事,闲来轻笑两三声。
一代宗师:他走了,武侠片只剩网红脸慢镜头了
楚原一生共执导超过120套电影,在2000年后逐渐淡出,电视剧也不演了,过着老神仙的日子。
只有每年11月1日的「楚原之夜」,他才笑盈盈和大家吃餐饭,合个影。
这一传统由来已久,当年武侠电影中的英雄与美人,如今都已老去,舞谢楼台变成了觥筹交错,让人觉得恍若隔世,但昔日的大导演大明星拱照为他贺寿,又让人感觉江湖还在。
楚原说,这个饭局,没有名利,只有友谊万岁,就仿佛在商业气息浓郁的港岛,为侠义留下了一片饭桌。
曾经五度在楚原电影中饰演傅红雪的狄龙,不但年年赴宴,还曾牵着恩师的手,念了一首《春江花月夜》,「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若有人想念楚原昔日的武侠片,怀念的其实是还有当年的港片。
楚原一生,经历港片变换,海波无尽,经历起伏如山丘。
山丘背后,无数昔日的港片灯火早已熄灭。
曾经的姹紫嫣红,被更规整的警匪片灯光取代。在失去了主要市场(本土,台湾,东南亚)之后,如今的港片,逐渐找回了自己的定位,但看看这届金像奖提名名单,又感觉前路茫茫。
而不再有港片贡献力量的华语武侠影视剧,充满了越来越多的慢动作,慢镜头,新一代顶流和小花仪态都没练过,上去就能演出英雄 美人了。
江湖早已失去了古意。
回头看来,楚原电影中,狄龙和姜大卫作为主角时,也不算有多么出色的演技,但演员们天赋的个人气质和电影水乳交融,当他们的面孔、身姿和气质与恰当的角色设定搭配在一起时,侠意就从大银幕喷薄而出。
当年的邵氏武侠片当然也是纯商业的,也是要迎合受众、追求票房的,但却有这一股侠气在,让你觉得单纯、无畏、热血。
虽然服化道都略“粗糙”,但电影感觉是对的,给人感觉依然真实,狄龙拿把扇子从暗夜走出来,你觉得这才是真的大侠楚留香、傅红雪。
那时候的影片场景很少,很小,一个小小的客栈酒楼,几间屋子,就能讲完一个故事。
可江湖却感觉很大,人性很复杂,曲折离奇的故事中,数不尽的魑魅魍魉。
如今的武侠大制作要什么有什么,场景要多华丽有多华丽,光是男一女一的替身就分文替和武替,确实是响当当的大制作。
可你却偏偏感觉江湖很小,浩荡江湖空荡荡,没一个真侠客。
那些爱恨情仇,也全像是假的。
当年的武侠经典,无论后来如何重拍、翻拍,砸再多资本,加再多特技,都无法取代曾经的记忆了。
最经典的古龙武侠影视作品,竟然还是50年前楚原拍的那些。
如今狄龙老了,余安安老了,可是电影里的英雄美人始终带着光彩,他们如流星一样划过邵氏兄弟的宽银幕,成为广大华人的七十年代记忆中永恒的一瞬。
楚原上次刷屏,是2018年,金像奖为他颁发终身成就奖,那天他在妻子南红和小孙女的搀扶之下步履缓慢地上台,全场起立报以雷鸣般的掌声,老者淡淡一笑,说“请坐”,观众席瞬间安静下来。
而老人坦荡发言,留下一段金像奖感言的不朽经典。
此后的港片江湖,浮沉随浪,只记今朝。
有的人走了,有的人老了,江湖太寂寞。
一个时代,就这么过去了。
但回头听听楚原的感言,又觉得安慰,“无论你昨天多风光,无论你昨天多失意,明天起身的时候,生活下去,明天总比昨天好,这就是人生。”
像是说楚原自己的人生,又像是说港片。
那么,今生暂且别过,楚原先生,我们来生,江湖再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