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顽童”楚原已骑白马去。
2月21日深夜,李力持导演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消息称,著名导演兼演员楚原于2022年2月21日病逝,享年87岁。
李力持称楚原“实至名归的香港大导演”。
王晶也发文悼念楚原,称他为人生导师,回忆起当年两人在邵氏,王晶开早班戏,楚原开晚班,王晶收工就去蹭楚原的饭。王晶说,李小龙”be water“,楚原更”be water“,无论什么环境、什么潮流,什么大风大浪,他都能适应,并掀起旋风,这一生,”我相信契师傅绝对无憾。“
但这届年轻人可能已经不知道楚原曾掀起的那些旋风了。
就算是资深的港剧迷,对这位白胡子大爷的记忆,大概也就是港剧中的六艺会馆馆长或佛祖,总之,最多记得他是个港剧中的老演员。
但楚原是真的曾经风光过的大导演。
当年楚原在港片江湖与李翰祥、胡金铨、张彻等大师齐名,最厉害的,就是和倪匡狄龙拍摄的那些邵氏武侠片。
你可能会觉得,像邵氏这种太“老”的武侠,肯定很土,很老气,看不下去。那你就错了,当年楚原拍武侠片,没现在那么多钱,没那么先进的技术,没有横店。
要拍江湖,就在影棚里放些烟,要拍树林野战,就找些森木枯枝。要拍古时候的感觉,就找点乡间小路,有炊烟、有庄稼,时不时再找几只牛,几只羊来串场。
但他却还原了古风的美,拍出了一个古龙笔下瑰丽奇幻的江湖。很多人看了这些50年前的武侠片,觉得那就是真实的古代江湖该有的样子。
而如今王晶花大钱拍的武侠片,观众记住了网红脸。国产武侠剧S级大制作,观众记住了无穷尽的慢镜头。
当年什么也没有,楚原却用他的镜头,带着港片黄金时代一班演员,为观众造了一个奇魅又迤逦的梦。一代宗师和港产武侠片,在港片的黄金时代侠路相逢。
楚原对于影坛的意义,并非只是一名单纯的导演,而是行走的影史,他1950年代出道,演艺生涯横跨黑白粤语片、彩色片、电视时代,港片盛时,他乘风破浪。后来港片沉寂,一代大师的命运,跟着港片浮沉随浪。最后,他深藏功与名地在TVB跑龙套。
2018年4月20日,楚原获得金像奖终身成就奖,他拄着拐杖上台留下一段经典感言:“人生这两个字,就是欢声、泪影四个字砌成。当你回首往事时,不因碌碌无为而悔恨,不因虚度年华而羞耻。管他天下万千事,闲来轻笑两三声。”风采卓然,宗师风范。
如今大师已去,武侠和那片港片江湖,都太寂寞了。
1、 粤语片往事:《七十二家房客》票房打赢了李小龙电影
楚原原名张宝坚,生于1934年10月8日,父亲是粤剧片演员张活游,当年他受父亲影响从小出入片场,童年时期便决定将来要做电影。
在广州中山大学化学系就读三年后,大学未毕业的他随父亲到港片影坛发展,以编剧身份出道,笔名“秦雨”。
当年他以徒弟身份跟随秦剑学习编导,深厚的文学功底让他很快获得秦剑青睐。
秦剑和他联合编导完成了《血染相思谷》,23岁楚原就独立执导了《湖畔草》,和岳枫并称中国最年轻的导演。
到24岁,一部《可怜天下父母心》,已经为他奠定影坛导演地位。
虽然日后被称为武侠片宗师,但楚原文学功底扎实、涉猎影片类型丰富,简单来说,就是啥都能拍。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市情电影流行,电影里都是粤港味十足的小市民生活,楚原就拍描画底层居民的生活,温情写实的《湖畔草》《可怜天下父母心》。
后来知名电影人黄卓汉创立岭光电影公司,没有邵氏那样的摄影棚,只能拍小人物喜剧,加盟的楚原就拍出了《大丈夫日记》这样的卖座喜剧。
电影太受欢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被翻拍,由周润发、叶倩文、王祖贤主演,还是由楚原执导,又席卷了数千万票房。
进入70年代,粤语片随着粗制滥造而衰退,楚原再度随波逐浪,短暂签约国泰之后又转投邵氏。
至此,楚原拥有了当年港片最好的资金、资源、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