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下李大爷最近逢人就乐:"我跟你说,以后打工可算有盼头了!"62岁的他在小区附近小工厂当门卫,以前最犯愁的就是工资总拖仨月,合同更是签了跟没签似的--现在国家出新规,老李头直拍大腿:"可算不用当'没根的浮萍'啦!"
要说超龄打工人有多难?咱们身边例子可不少。张阿姨在超市当保洁,每天早七晚九连轴转,想调个班跟经理磨破嘴皮;王大叔在工地搬砖,去年摔了一跤,老板甩来五千块说"私了吧",他咬着牙自己贴了两万医药费......以前啊,这些事儿太常见--超过60岁,劳动法管不上,合同签不签全看老板心情,受伤了只能认栽,工资被拖更没处说理。
好消息来了!7月31日,人社部发布《超龄劳动者基本权益保障暂行规定(公开征求意见稿)》,专门给咱们爸妈辈的打工人撑腰!
第一招:签合同不再是"走过场"。新规要求,用人单位必须和超龄打工人签书面协议,工作内容、时间、工资、休息这些全写清楚。就像张阿姨说的:"以后加班得给加班费,不能想让我多干就多干,白纸黑字有凭证!"
第二招:工伤不用自己"兜底"。最让打工人安心的,是工伤保险强制险!以前受伤只能自认倒霉,现在单位必须给超龄工交工伤保险,个人一分钱不用掏。要是不幸磕着碰着,该认定工伤认定,该赔医药费赔医药费,王大叔要是赶上这政策,去年那两万块说不定就不用自己出了。
第三招:工资"保底"更实在。新规明确,超龄工工资不能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按月足额发,想用米面油抵工资?门儿都没有!老李头掰着手指头算:"我家那小工厂去年每月就给三千,现在最低工资涨到三千五,下个月起我也能多买两斤肉咯!"
还有个暖心细节:单位不能让超龄工干重活、危险活,得根据身体情况调岗;要是闹矛盾,能调解、能仲裁、能起诉,维权渠道更顺了。
当然,政策落地还有坎儿--咋确保小公司不钻空子?超龄工能不能免费学技能?这些都得等细则。但有一点能确定:爸妈辈的打工人,终于不用再当"弱势群体"了。
您家有超龄打工的长辈吗?以前他们遇到过啥糟心事?新规实施后,您觉得最能帮到他们的是哪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