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到刘彻,汉朝传承七代,为何刘彻宣称与匈奴是九世之仇(4)

2022-10-09 08:39  360kuai

我们都知道,中原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冲突,在中国历史上并不稀奇,唐与突厥、宋与契丹蒙古、明与蒙古等,但汉朝与之皆大不相同,对匈奴恨了三百年之久,而且是水银泻地般的仇恨,没有什么以德报怨之说,只有报仇雪耻,匈奴或倒下或臣服,没有第三条路。那么,汉朝为何如此刚烈血性,为何复仇心如此之强,为何与我们熟知的"以德报怨"的后世儒家大不一样?

董仲舒是儒家重要人物,推动了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鲜为人知的是,董仲舒是公羊学派传人,他是以《公羊春秋》为依据,在此基础上融合诸子百家思想,建立了一个新的思想体系。历史上,公羊学派主张"大一统"等进步思想,但公羊学派也提倡"大报复"理论,即国仇即便过了百世都可以报复,而公羊学派这种报复理论又符合汉朝与刘彻的需求,所以迅速被汉朝人接受。

但在汉朝之后,公羊学派逐渐没落,不再成为社会主流学派,大报复思想也就鲜有问津。相反,后世儒家反而逐渐宣扬"以德报怨"思想,慢慢消磨了中国人的血性。

值得一提的是,一直为人诟病让中国人软弱的儒学,其实发源之初充满了血性,孔子曾说"王道复古,尊王攘夷。十世之仇,犹可报也!"又有云"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只是随着时代发展,一些学者根据自身需要篡改儒学,最终让儒学慢慢变味、慢慢软弱。

参考资料:《公羊春秋》、《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