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本不该亡,朱棣为大明王朝留了一条退路,可惜崇祯却不用!

2021-11-09 16:19  360kuai

在我国的历史上,有着许多伟大的王朝。其中的明王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大一统的汉族封建王朝,它以“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最为后世津津乐道。天子守国门,是指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君王死社稷,是指末代皇帝崇祯吊死煤山。大明王朝,立国二百多年,用实际行动做到了宁死不割地、不赔款,十分具有骨气。

崇祯皇帝吊死煤山的故事,令许多历史爱好者叹息不已。其实,在明朝末年,崇祯皇帝还有一条挽救大明的路可以走,只不过他并没有意识到。这条活路,是明成祖朱棣,给后代明朝皇帝留下的。

明太祖朱元璋,他的宗法观念十分顽固,对于皇位的传承,始终坚持嫡长子继承制。太子朱标死后,坚守嫡长子继承制的朱元璋,将皇位传给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建文帝朱允炆继位后,他的年龄太小,远没有他的叔叔们的威望高。对于这个年轻的皇帝,朱棣是十分的不服气,悍然发动了靖难之役,推翻了自己侄子的皇位。

朱棣在篡夺了皇位之后,他发现明王朝当时的首都南京,远离自己北方的大本营。自己是通过暴力手段,获得了皇位,来位不正。南京城,许多文臣武将在内心并不是很认同他这个皇帝。内心惶惶不安的朱棣,决定将国家的首都,迁到自己北方的大本营,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