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祭陵,起兵控制京都洛阳。自此,曹魏的大权落入司马氏手中,史称高平陵之变。值得注意的是,司马懿虽然篡夺了曹魏的大权,但是,因为司马懿的年龄较大,所以其生前也没有篡位称帝的念头了。公元251年9月,司马懿病逝。在司马懿去世后,司马师掌握了大权。但是,公元255年,司马师就去世了。由此,对于之后即位的司马昭,迎来了篡位称帝的机会。那么,问题来了,在司马懿、司马师死后,司马昭为何没有篡位称帝呢?
一
首先,根据《三国志》、《晋书》等史料的记载,司马昭(211年-265年9月6日),字子上(小说《三国演义》为子尚),河内温县(今属河南)人。司马昭晋宣帝司马懿与宣穆皇后张春华次子、晋景帝司马师之弟、晋武帝司马炎之父。公元255年,司马师去世后,司马昭执掌曹魏大权,可谓权倾朝野。公元260年,魏帝曹髦被弑杀,司马昭立曹奂为帝。值得注意的是,甘露五年(260年),魏帝曹髦召见王经等人,对他们说"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并亲自讨伐司马昭。事情泄露,曹髦被贾充指使成济弑杀,年仅20岁(虚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