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冷兵器盛行的战争年代,一座城市的城墙是否坚固可能直接影响一场战争的胜利。也正是城墙在当时的重要性,统治阶级在修筑城墙时提很是注意城墙的质量,这里面的代表就是明初南京城墙。
如今游客在参观南京古城墙之后,都会对南京古城墙上的铭文印象深刻。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历史专家对城砖的来源有着两种观点:一、朱元璋下达建造城墙之后,烧砖的任务摊派到各府县,然后由当地的民工具体负责烧制;二、各地烧制,刻上铭文之后运到南京。
众所周知,南京曾是六朝古都。在漫长的历史中,这里留下了无数古迹,其中明城墙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明代南京城墙由宫城、皇城、京城、外郭四重城垣以及各垣的护城河组成。朱元璋作为元末农民起义的得胜者,他深知城墙在攻城战中的重要意义,那么怎么才能让京城的城墙坚不可摧呢?
朱元璋想到了一个办法,在城墙砖上刻名!明城墙能成为目前我国保存比较完整的古城墙,朱元璋的这个办法居功至伟。在城墙砖上刻名,用现在的说法就是责任到人,能最大程度保证使用城砖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