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动物的使用要遵循一定的伦理原则,包括减轻实验动物的痛苦,减少、优化、替代实验动物的使用等,所以实验动物从根本上来说是要尽量减少使用。"对方表示。
不过,从药物研发安全性的角度来看,目前临床前的动物试验仍然非常有必要性。美国FDA方面也明确指出,尽管制药公司争取尽可能少地使用动物,确保对其进行人道和适当的护理,但动物试验对于药物开发和确定实验化合物的毒性仍然至关重要。
有CXO企业人士对《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鉴于不同的动物对同一款药物可能有不同的反应,通常动物试验需要做2种或以上的动物,以充分测试该药物的毒副作用以及不同剂量下的安全性。动物试验的结果是进入人体试验的重要依据。"
具体到上述法案对相关企业的影响,《科创板日报》记者与几位CXO企业人士交流下来,他们也都一致认为短期内影响非常有限。
另一方面,Endpoints News的报道指出,除了动物保护的原因,美国参议院通过这项法案还是在研究人员缺乏实验用猴子的情况下提出的。
今年上半年,国内亦有报道称,由于实验猴供不应求,价格也随之暴涨。实验猴中使用量最大的食蟹猴,从单价不及7000元已经暴涨至16万元,飙升逾20倍。财政部网站今年2月发布的《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实验用食蟹猴采购项目中标公告》中,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采购的食蟹猴单价已达12.2万元。
在此趋势下,昭衍新药、康龙化成、药明康德等CXO企业纷纷出手"抢猴"。其中,昭衍新药在上半年完成了对玮美生物和英茂生物两家实验猴供应商的收购,收购对价分别为9.75亿元和8.29亿元,保障稀缺猴资源持续供应,为非临床安评业务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