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诸葛亮不应让马谡去守街亭。马谡虽然"好论军事,才气过人",确实是一位"将才"。但他只能当一名"裁判员",要他去掌管帅印,规划全局,当一名"战斗员",是难以胜任的。
刘备在白帝城永安宫托孤时,曾对诸葛亮说过:"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古人也云"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当时街亭"干系甚大,倘有失,大军皆休",同时马谡面临的魏将张郃,也不是等闲之辈,诸葛亮理应派沙场老将魏延或赵云、吴懿去守街亭,但他却不顾众人反对,"逆天行事",犯了兵家之大忌。
? ? 最后一点,对于从失街亭这样重大的军事失利,作为主帅的诸葛先生不但没有承担罪责,而且没有一点实质性的负罪感。
诸葛先生本来应该承担失街亭的主要责任,但他没有,反而还上演了一场充分展示他雄才大略胸怀坦荡的荒唐不堪的"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戏剧。这个结局,是不是同我们时下那些政府要员们的行事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呢?譬如,什么地方的矿难,什么地方的害民扰民事件酿成的重大恶果,什么由于决策上的失误引起的极其重大的经济损失,最终的处理,都不过是由更上一级的直接领导导演他一场"挥泪斩马谡"的轰轰烈烈的戏剧给普通老百姓看,最终的根子被挖掉了吗?人们不得而知。真正的责任承担者引咎辞职了吗?也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