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谡失街亭的历史悬疑:诸葛亮为什么一定要斩马谡?

2022-11-17 15:39  360kuai

在后世人的心目中,诸葛亮就是一个最高智慧和最高品行的化身。他与刘备、刘禅父子的君臣关系被后人誉为千古君臣的楷模。在三国群雄的逐鹿中,他火烧博望、火烧新野,甚至赤壁之战中如果没有诸葛亮借东风恐怕也难以取胜。在北伐中他成功的上演了一场空城计,吓退了老奸巨猾的司马懿。就是这样一个神机妙算、料事如神的传奇人物为何在数次北伐中却一败再败,劳师动众却没有占领魏国的一寸土地。这些是是非非实在是让人难以捉摸!

提起马谡,"失街亭"就是他的"催命符"、"断肠刀"!最后逼得诸葛亮只好"挥泪斩马谡"。其实"失街亭"的故事并不复杂,不论《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记载的内容都基本相似。但是,我们深究一番,其中许多问题很值得揣测:

第一,诸葛亮为什么一定要斩马谡?街亭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位于今甘肃省秦安县的东北,距县城约40公里,是龙山脚下一条宽约2公里、长达5公里左右的川道北段开宽地。这里山高谷深,形势险要,又有清水河挡道,是长安到天水郡的惟一一条较为平坦的通道。汉时,这里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的南大道,历代被兵家视为"进可攻、退能守"的军事要冲,成为群雄角逐的古战场。

建兴六年,诸葛亮为实现先主刘备的遗愿,决定北伐。当时马谡自告奋勇要当北伐先锋、死守街亭要塞。诸葛亮曾再三嘱咐他"街亭虽小,关系重大。它是通往汉中的咽喉。如果守住街亭,不但可以阻挡司马懿的大军南下,还可以北上进攻魏国;要是守不住,我军必将陷入危险境地"。他还具体指示马谡,部队要"靠山近水安营扎寨,谨慎小心,不得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