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来看项羽的妇人之仁。为将者,本应该当机立断,冷酷无情。但是项羽却有着许多妇人之仁。比如他在打败秦将章邯之后,章邯一哭,他竟然就将其赦免,还最终封他为王。比如在鸿门宴之前,他本就下令出兵攻打刘邦,但后来仅凭他人一席之言,就放弃计划,朝令夕改。而且在鸿门宴上,又顾及兄弟之情,没有将刘邦害死,刘邦死里逃生,趁机壮大势力,最终将项羽逼死垓下。
这是同时期的人对项羽的看法,在后来的三国时期,曹操手下谋士郭嘉也对于项羽的失败也有自己的看法,就是一个"势"字。天下大势,项羽失势,刘邦得势。
项羽欲以武力争天下,而本人十分残暴,先是坑杀了向他投降的秦军,而在攻入咸阳之后,又火烧阿房宫。在分封各路诸侯王时,不以功劳,而以亲疏关系分封,引起许多人的不满。并且常年出军征战,完全不顾百姓渴望和平的心情,因而失去民心,失去天下大势。而刘邦则在一开始就有忠厚长者的美誉,在各路诸侯中名誉很好。当他攻破咸阳之后,能严加管束士兵,做到毫不侵犯,更是难得,百姓对仁厚的刘邦是十分喜爱的。
很多人都在惋惜项羽的失败,而以上种种事情综合在一起,究其根本是因为项羽失去民心,才导致他的失败,而刘邦成功,恰恰是抓住了民心。可惜项羽一手好牌在手,却最终被他打成烂到不行,这又能怪谁呢?悠悠,天下兴亡,得民心,得天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