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刘伯温早就提醒过朱元璋,这三个人不适合当宰相,可朱元璋为何偏偏要选他们当宰相呢?如果说,朱元璋认为刘伯温是胡说,不听他的。但是,这是朱元璋主动找刘伯温讨论啊。他既然主动找刘伯温讨论,就说明他还是比较信任刘伯温的。他信任刘伯温,但是对刘伯温说的话却一概不听。这件事,就显得很怪异了。
先来看下这三个人是怎么被杀的,杨宪的罪名是"放肆为奸之事",就是说他监管不力。汪广洋的罪名是尸位素餐,就是说他没有履行丞相该有的职责,让朱元璋不满意了。胡惟庸的罪名就多了,主要的一点就是他有造反的嫌疑,后来调查后也确实如此。刘伯温的话都应验了,这三个人都不是当丞相的好人选。
所以朱元璋这么做的原因也呼之欲出了,他是故意没听刘伯温的话,故意让这三个人当丞相的,为的就是抓住他们的把柄好把他们铲除。丞相职责众多,要想不犯错不太可能,朱元璋就是利用了他们三人的错误,才将他们全部杀了。刘伯温当年就是看出了朱元璋的想法,才不让他们三人当丞相,不想害了他们。可惜,朱元璋要杀人没人能挡得住。
明明刘伯温告诉朱元璋,这三个人不行,朱元璋却还要让他们当宰相。那么朱元璋让他们当宰相,就是故意要他们犯错。犯了错,就好杀他们。杨宪因为监督李善长,李善长说他"放肆为奸事",朱元璋也就认可这个罪名,把他杀了。胡惟庸积极作为,认真做事。朱元璋便说他把持朝政,有做大的嫌疑。因此也把他给杀掉了。汪广洋本来足智多谋,但是看到当宰相的凶险,因此不谋事,不做事。但这样也逃不掉,朱元璋以不谋事不做事这个理由,又杀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