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不看人数只看结果,朱元璋和刘邦所追求的目的应该是一致的,就是:自家王朝的"独霸天下"。朱元璋虽陆续除去了一些开国功臣,但这两个大案基本将他原来的"老底"给一网打尽了。一个是蓝玉一案,涉诛15000余人,另一个就是胡惟庸一案。
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以"谋反"罪诛宰相胡惟庸九族,同时杀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数人。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颁布《昭示奸党录》,以伙同胡惟庸谋反之罪,处死了韩国公李善长、列侯陆仲亨、已故的滕国公顾时的子孙,等开国功臣。
都知道,朱元璋时期,先后委任了四位宰相,分别是:李善长、徐达、汪广洋和胡惟庸。而他们四位,也是明朝唯一的四任宰相。因为,在胡惟庸一案后,宰相制度被废除,皇权得到了加强。有人说,四位宰相中只有徐达善终。但根据史载,徐达是食用了朱元璋御赐"蒸鹅",几日后病亡的。而其余的人,可以说皆因胡惟庸而亡。
先来看看《明史》是如何说胡惟庸的,说:他对待官吏"生杀黜陟",甚至"不奏径行"。还说刘伯温之死,是胡惟庸下的毒手。于是,就有人提出了"疑点":一个暴毙于洪武八年,一个洪武六年拜相洪武十三年被诛,这似乎存在着一些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