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以3万残兵大败曹魏10万大军,改变了三国走向,却少有人知(2)

2021-08-23 15:35  360kuai

魏明帝曹叡去世后,辅政大臣曹爽为了积累威望,选择进攻蜀汉汉中地区。单论王平一人和汉中地区那几万军队的作用,是根本改变不了三国历史走向的。然而曹爽本人在正史上就是一个纨绔子弟,误打误撞当上了魏国辅政大臣,可曹爽本人并没有什么能力,反而凭借自己曹魏宗亲的身份,打压同为托孤大臣的士族首领司马懿。曹爽的无能和缺德的操作让朝堂上的大臣十分不满,大臣们大有逼宫曹爽下台的趋势,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曹爽就想走自己祖宗曹操的老路,对外作战凭借军功积累威望,而此时的蜀汉正赶上诸葛亮病死,内部人才青黄不接的时候,所以蜀汉成为曹爽的首要打击目标。

曹爽为了迅速建立威望和彰显自己的才能,特地选择了和曹操一样的进军路线--汉中,准备拿下汉中灭亡蜀汉,可他毕竟不是曹操,曹操当时在汉中地区有张鲁的支持,以及进军和退军路线都有谨慎的考虑。而曹爽却没有这个脑子,贸然选择了缺水的骆谷道进军,同时也忽视了汉中地区的百姓心向蜀汉的事实,这使得曹爽在起兵之初不但后勤准备不充分,还选择了一条极度难走的进军路线,这为后来的兴势之战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面对十万魏军,王平只有汉中三万老弱残兵,但他没有慌乱,而是审时度势。王平认为,蜀军主力远在千里之外的涪县,远水解不了近渴,魏军若抢先一步攻下关城,便可长驱直入,到时蜀国大势去矣。虽说这一计策十分危险且成功的几率很小,但蜀国的将士们看到王平这么有勇气,都选择拼上一次。于是王平留一部分人镇守,然后自己带领另一部分人,借着熟悉地势的战略优势,迎战魏国十万大军。他先是派护军刘敏进屯地形极险要的兴势,阻止魏师,自己则充当后卫,率一千人作为机动部队,凭借有利地形,王平所部与曹爽的魏军在兴势一线对峙,蜀军恃险而守,魏军攻势被阻,无法前进。为了迷惑敌人,王平下令把旗帜插得满山遍野,足足有一百里长,不懂用兵还且疑的曹爽不敢进兵,使得魏军的后勤压力几近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