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岳飞手下部将率精兵在前方极速推进,岳飞所在的郾城指挥中心只有区区数千人,且多半不是主战部队。完颜宗弼及时得到这一情报后,迅速调集1.5万金军精锐对岳飞帅营发起攻击,打算直接来个"斩首行动"。关键时刻,岳飞亲上战场最前线指挥,在他的鼓舞下,郾城的岳家军将士们个个视死如归,与实力明显高出他们一大截的金军展开激战,最终迫使金军撤退。
郾城之战后,岳家军又相继在颍昌、朱仙镇大败金军。绍兴十年(1140年)七月,岳家军临近开封,离收复故都仅一步之遥。之后便是宋高宗赵构那著名的十二道金牌导致岳飞功败垂成,遗恨千古。
从岳飞第四次北伐的战绩来看,岳家军实力明显在金军之上。因此如果没有十二道金牌,那么北伐收复开封毫无疑问,因为在朱仙镇之战后,金军已准备退守河北,基本放弃开封了。此外,当时金国占据中原的时间还很短,中原百姓大多数都箪食壶浆盼望着王师北归,所以只要南宋朝廷支持,岳飞光复北宋故土,甚至收复"燕云十六州"都是大概率事件。
不过,如果岳飞打算"直抵黄龙府",那难度就很大了,哪怕朝廷支持也很难做到。因为战争比拼的不仅仅是军队实力,更比拼的是国家经济。古代交通不便,随着战线延长,军费会成倍增长。《孙子兵法》有云:"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南宋虽然占据着江南富庶之地,但其经济实力远没有强大到足以长期供给军队远距离作战的程度。而且北方是金国地盘,岳家军在这里没有群众基础,客场作战实力下降也是不争的事实。值得一提的是,哪怕鼎盛时期的唐朝,对东北地区也只是进行羁縻统治。
因此,岳飞"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的言语虽然很豪迈,但想要真正实现的概率微乎其微。如果将北伐目标定义成是攻克黄龙府,那显然是非常难以实现的。
参考文献:《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