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位夺取自东汉,本来就惹人诟病。曹操只是擅权,本人并没有称帝,照样被骂得狗血喷头,早年间被称作“奸雄”,近几年稍好点,从奸雄变成“枭雄”。
荀彧本是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为曹魏政权立下大功,曹操对他很是信任,称他为“吾之子房”。但这样一个人,辅佐曹操为的也是匡扶汉室,并不认可曹操篡夺刘氏江山,后期极力阻止,赔上了性命。
从这里就能看出,汉室有多么的深入人心。倒不是说刘氏这皇帝当得有多好,而是统治时间长。任何一样事物,存在的时间一长,就会被视为理所当然,谁想要改变,受到的阻力都会很大。
曹魏从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建立魏国开始,到司马炎篡魏结束,总共只有45年。其寿命大概是东汉的四分之一,整个汉朝的九分之一,怎么和汉朝相提并论?
何况,司马氏掌握曹魏军政大权的高平陵政变发生时,曹魏只有29年的历史。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可短短29年时间,还不够一个政权真正立足。
一个商业品牌想要建立起来,都得经过几十年的经营才能产生品牌效应,一个政权需要的时间只会更久。
另一方面,纵观历史,咱们会发现,很多朝代在建立之初都会杀一批人,这批人有可能是功臣,有可能是世家大族,总之是皇权之外的庞大力量,对皇权存在潜在的威胁力。
比如汉朝刘邦、明朝朱元璋,都在史上留下屠杀功臣的骂名,真当他们有杀人的爱好吗?并不是,他们是在巩固皇权,为子孙后代扫平障碍。宋朝赵匡胤柔和一点,杯酒释兵权,终归还是收了功臣们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