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亚洲来的老鼠,终结了杀死2500万人的欧洲鼠疫(4)

2023-08-21 06:42     环球科学

相比于黑家鼠,褐家鼠更为强壮、机智、好斗,而且合作性强。它们能够熟练地游泳,特别喜爱居住在湿热的环境中。与之相反,黑家鼠喜欢呆在干燥的环境中,通常居住在屋顶或谷仓里。在伏尔加河上出现的老鼠很有可能不是第一批迁徙的褐家鼠,因为欧洲发现褐家鼠骨头的时间早于1727年。但从18世纪起,欧洲的环境变得湿热起来,为褐家鼠提供了大量繁殖的机遇。褐家鼠的数量成倍增长,并涌向黑家鼠的领土,窃取它们的食物。

一群亚洲来的老鼠,终结了杀死2500万人的欧洲鼠疫

巴黎是第一个建造地下排污系统的城市,其下水道系统于1374年开建,从蒙马特街开始,以非常缓慢的进度施工,直到18世纪才完工。之后,欧洲和美国的大城市也开始建造地下排污系统。也正是在同一时期,这些城市中开始出现首批褐家鼠。1730年,褐家鼠在英国被首次发现,在法国是1735年,德国和北非是1740年。褐家鼠在西班牙出现的时间较晚,到1800年才首次被发现。褐家鼠之所以也叫挪威鼠,是因为英国自然学家约翰·贝克恩霍特(John Berkenhout)于1769年在《大不列颠自然史纲要》(Outlines of the Natural History of Great Britain)中把这些老鼠称为“挪威鼠”。当时,贝克恩霍特在一些来自挪威的帆船中发现了这些新非法移民——褐家鼠。

如今,褐家鼠已经成为最常见的老鼠,也是继人类之后最成功的物种之一。除南极洲、加拿大的亚伯达省以及新西兰的一些自然保护区外,褐家鼠能居住在地球上的任何地区。

老鼠与跳蚤

1914年7月14日,一篇发表在伦敦的《卫生杂志》上论文首次证实,褐家鼠身上寄生的跳蚤把鼠疫传染给人类的几率很低。从1909年到1913年,剑桥大学的生物学讲师C·思特里克兰德(C. Strickland)教授一直在研究这些跳蚤,并于1914年年初撰写、提交了一份13页的报告。3位提供前臂用于研究角叶蚤的志愿者的名字以首字母缩写的形式被记录下来,他们分别是E·H、G·M 和 C·S。

思特里克兰德首先在一个装有老鼠的玻璃笼子里饲养跳蚤。经过多次试验,他发现掉落在地板上的食物残渣和老鼠排泄物的混合物,是最受跳蚤喜爱的营养食物。然后,思特里克兰德观察了跳蚤的成长周期:从虫卵孵化成幼虫,到化作蛹,再到能远距离跳跃并吸血的成虫。角叶蚤的生长周期共为84天。其中,虫卵需要7天时间孵化为幼虫,而幼虫阶段又持续60天。思特里克兰德记录道,此阶段“幼虫有着奇怪的习性,会吞食自己不同阶段蜕下来的皮”。幼虫化作蛹后需要生长17天。这里所有阶段的时间都是平均值,并且每个阶段的时间长短与环境没有太大关系。幼虫在地面上的食物残渣中生长,怀孕的跳蚤则会被挪到一块黑布上,这样它们产下的白色虫卵就能被轻易地分辨出来。

在这项实验和另一项有三名自愿者参加的实验中,剑桥大学的生物学家观察、测量并总结出了角叶蚤的其他特征:长约2毫米,饱腹状态下能够跳起9厘米高(是其身长的45倍),在未吸血时能跳12厘米高(是其身长的60倍);此外,它们还能在一面垂直的玻璃上一次性最高向上爬行24厘米。在没有任何食物的情况下,这种跳蚤最长能存活一个月,但如果存在有机废物和老鼠排泄物,它们能存活17个月。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老鼠从未能够摆脱寄生在它们身上的跳蚤。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