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英文版《武汉日记》上架亚马逊预售,确定在海外出版后,已然分裂的舆论骤然撕裂,关于方方的话题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无数对骂和绝交。
对方方的质疑也从日记蔓延到了她过往的经历,她被冠以“崇洋媚外”甚至是“卖国贼”的帽子,大加挞伐。
方方今年65岁,在武汉生活超过60年,曾担任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出版过100多本文学作品和其它书籍。代表作《软埋》2017年获第三届路遥文学奖,《琴断口》2010年获鲁迅文学奖,《风景》1987年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8年至2015年,方方共获得12次百花文学奖,是获百花文学奖次数最多的作家。
4月9日到4月16日,方方接受财经十一人书面专访,陆续回应了针对她的质疑,包括日记海外出版、日记命名、日记真实性、写作动机、个人身份、个人财产等。方方的回答坦率而锐利,时而透出激愤。
她说自己只不过是人在疫区,记录了一些封城中的日常生活和即时感想,无法理解为什么有人对自己如此仇恨。
她说,“除了很小的地方有错(次日已澄清的不算),我写的每一件事都是真实的。”不介意普通老百姓把自己骂得“狗血淋头”,但那些编造谎言挑唆老百姓仇恨自己的人,一生的耻辱都会被“钉起来”。
她说,自己有几套房子,家里有几人在国外,这都是私事,“但悲哀的是,如果我不‘交代’,谣言就永远没个完。我说了,谣言恐怕仍然不会停止,因为他们根本不听你说什么,就是要造你的谣,就是要骂你。”
她说,武汉人很快就会恢复元气,武汉也会像过去一样生机勃勃。“但我还是会想,那些失去亲人的人们,他们将怎样走出难关?”
她说人类应当有共同的价值观,惜小怜弱、悲天悯人、正直诚实、勤奋善良,这些都是人类共同的情感、共同的美德,应该是人类共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