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III型是1927年批次中的最后四艘。它保留了特II型那样的大型舰桥,同时由于引擎技术改进与空气预热机的使用,使用3台吕式重油锅炉就能达到前两型的航速,因此在舰体内只安装了3台锅炉。由于锅炉的减少,排烟管道也变少了,舰体上部的1号烟囱也随之被缩小。但是锅炉减少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是让舰体水下部分吃水量减少了约50吨,再加上大型化的舰桥,让舰体的复原性能受到了严重影响,最终导致了第四舰队事件的发生。因此在复原性改造中,改动最大的一批特型驱逐舰就是特III型。在武器装备上,特III型驱逐舰和特II型驱逐舰一致,只是特III型从出厂就配备了鱼雷管防盾。
特III型驱逐舰首舰 晓 1937年
特型驱逐舰首沉——深雪号撞船事件
深雪号在1934年6月29日时跟随第二舰队在济州岛南部海域进行常规演习。这次演习的目的是进行模拟实战,他们的对手则是由末次信正中将率领的联合舰队。但是在演习进行到水雷战队进行昼间攻击时,海面起雾,导致能见度极差,且在攻击时还会释放烟幕进行掩护。在烟雾和浓雾夹杂的情况下深雪号(特I型)和电号(特III型)相撞,导致深雪号舰桥下部断裂,舰体后半部在事故发生后的4小时沉没,前半部则在那珂号轻巡洋舰拖拽回佐世保港的途中沉没。
深雪号驱逐舰
深雪号由此成为了特型驱逐舰中唯一一艘没有参加过二战便沉没的舰艇,也是日本海军中唯一一艘因为撞船事故而沉没的舰艇。在事故调查中除了因为天气问题导致的失误以及抢救排水不当外,便是因为焊接导致的舰体强度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