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这位前总统梅德韦杰夫,现在的身份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他最近几年在社交媒体上总爱放狠话,尤其是涉及俄乌冲突的时候。2024年2月18日,他在Telegram上发了一篇长帖,直接点名如果俄罗斯被逼退到1991年的边界线,那就会跟西方国家来一场全面核战争。
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边界跟现在不一样,那时候乌克兰东部一些地区和克里米亚还不算俄罗斯的领土。2014年,俄罗斯吞并了克里米亚,2022年2月又发动了对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还把顿涅茨克、卢甘斯克、扎波罗热和赫尔松四个地区并入版图。这些地方在俄罗斯宪法里已经是正式领土了。所以梅德韦杰夫的逻辑是,如果乌克兰赢了,把这些地儿都拿回去,那等于拆了俄罗斯的国家结构。
他的帖子里明确写到,核大国在保卫本土时是不会输的。他假设乌克兰在西方支持下获胜,然后俄罗斯就会动用全部战略武器,不仅打基辅,还瞄准华盛顿、柏林和伦敦。这些城市早就进了俄罗斯核三叉戟的目标列表,就是陆基洲际导弹、海基导弹和战略轰炸机带核弹的那套系统。德新社报道了这事,说梅德韦杰夫重申了老立场,警告西方别逼太紧,不然全球战争免不了。
梅德韦杰夫1965年出生在圣彼得堡,原名叫列宁格勒。他父母是老师,他自己学法律,1987年从列宁格勒州立大学毕业,1990年读完研究生。早年教书,还在圣彼得堡市政府干法律活儿,那时候认识了普京。普京当时是副市长,两人搭档干了不少事儿。1999年普京当总理,梅德韦杰夫跟着去莫斯科,进总统办公厅。2000年普京当总统,他升副主任,2003年当主任,2005年做第一副总理。2008年他选上总统,任期到2012年。那几年他推现代化改革,强调科技和反腐,还跟美国签了新START核裁军条约。2012年普京回来当总统,他转总理,到2020年。2020年1月15日辞职,同天普京任命他安全会议副主席。从那以后,他言论越来越硬,特别在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成了克里姆林宫的强硬派代言人。
为什么他变这么鹰派?有人说这是为了在政坛站稳脚跟,毕竟普京身边竞争激烈。他在Telegram频道上活跃,粉丝不少,经常批评西方领导人。2023年他就说过,乌克兰会消失,没人需要它,还说俄罗斯需要大俄罗斯,而不是1991年的乌克兰边界。2024年他的核威胁不是头一回了,5月31日他又发帖,说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核威胁不是开玩笑,西方长程武器给乌克兰用,就等于直接参战,可能引发全面冲突。
乌克兰那边自然不买账,总统泽连斯基团队说这是核讹诈,目的是让西方少援助。德国、英国和美国都表态,说俄罗斯的核言论不负责任,但不会改变支持乌克兰的立场。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说,这种威胁显示俄罗斯孤立,但核战争没人赢。欧盟外交负责人博雷尔也批评,说梅德韦杰夫的言辞加剧紧张,但欧洲会继续帮乌克兰。
进入2025年,梅德韦杰夫继续发帖。3月2日,他攻击欧洲的反特朗普势力,说他们支持基辅的纳粹。3月5日,他称法国总统对俄罗斯是威胁。3月16日,批评法国和英国领导人。5月3日,警告如果乌克兰攻击,基辅安全没保障。5月17日,说谈判失败会更严重。5月31日,回应德国政客,说俄罗斯不会完全失败,因为有核武,还盼德国经济崩盘。
6月他转战中东话题。6月19日,警告攻击核设施危险,提切尔诺贝利。6月20日,纠正别人对伊朗核风险的看法。6月22日,列出美国打伊朗核设施的后果,说基础设施损坏最小,伊朗还会继续浓缩。伊朗核设施在2025年6月被美国空袭后,他发帖说,美国什么也没做到,关键设施没大损,伊朗会继续核计划,好几个国家准备给伊朗核弹头。
7月梅德韦杰夫跟特朗普杠上了。7月5日,他指责欧洲领导人延长冲突。7月28日,回应特朗普的最后通牒,说俄罗斯不是以色列或伊朗,每个通牒都是通往战争的步子。7月31日,他提醒特朗普苏联时代的死手系统,就是自动核反击机制,说特朗普该想想末日场景,俄罗斯会坚持政策。特朗普7月29日给俄罗斯10天期限,同意乌克兰停火,不然加关税和制裁。
8月1日,特朗普下令 reposition 两艘核潜艇,说因为梅德韦杰夫的挑衅言论。特朗普在Truth Social上写,告诉梅德韦杰夫注意言辞,他进入危险地带。梅德韦杰夫回击,说让特朗普想想行尸走肉,还提死手多危险。8月2日,特朗普说梅德韦杰夫的话高度挑衅,需要警惕。
到现在2025年8月3日,梅德韦杰夫还坐在副主席位子上,参与安全会议,监督防御。他的政治生涯没大变,继续鹰派作风。有人说这是心理战,吓唬西方别深陷,但也有人担心真擦枪走火。
而特朗普上台后,试图压俄罗斯让步,但梅德韦杰夫2月4日说特朗普想让乌克兰稀土还美国债,欧洲得花钱拼碎了的乌克兰。特朗普7月31日说不在乎印度跟俄罗斯生意,关税高就高。梅德韦杰夫进行回击,说特朗普别走拜登老路。
因此,他的核威胁是俄罗斯策略的一部分,提醒西方别过线。但俄乌边界争端不是小事,牵扯大国博弈。希望别真到核战那步,大家都输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