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硬扛美50%关税,中方果断伸出"援手",与巴西签下5年大单,难怪巴西一点都不慌
据报道,美国对巴西输美商品的50%关税正式生效。就在全球贸易观察家们屏息等待巴西总统卢拉如何应对时,这位南美左翼领袖却在工人党会议上轻描淡写地回应:"谈判可以,但必须平等。"这份从容背后,藏着一场足以改写国际贸易规则的暗战--就在美国关税大棒落下之际,中国悄然批准183家巴西咖啡企业对华出口的五年大单。当特朗普政府还在用上世纪的老套路挥舞关税大棒时,中巴两国已经用咖啡豆和人民币结算,在21世纪的贸易棋盘上布下了新局。
特朗普7月31日签署的行政令堪称当代贸易霸凌的教科书案例。白宫以"巴西政策威胁美国国家安全"为由加征关税,但明眼人都清楚,这不过是干涉巴西内政的遮羞布。就在行政令签署前,巴西最高法院刚刚裁定对前总统博索纳罗--这位被称作"巴西特朗普"的亲美政客--实施软禁,罪名是利用社交媒体煽动冲击司法机构。更露骨的是,美国同步启动《全球马格尼茨基法案》,冻结主审法官莫赖斯在美资产。
特朗普(资料图)
经济层面的算计同样赤裸。特朗普的加税清单精准打击巴西优势产业:咖啡税率从10%飙升至50%,却"巧合"地豁免了波音公司采购的巴西飞机零部件。这种针对性的打击,与其说是平衡贸易逆差,不如说是为美国农业利益集团送上的政治献金。毕竟,中期选举在即,佛罗里达的咖啡烘焙厂和爱荷华的大豆农场主,可比巴西的司法独立更能影响选票。
当美国还在用关税作为政治筹码时,中国驻巴西大使馆在社交媒体X上宣布,新批准183家巴西咖啡企业准入中国市场,有效期五年。这个时间点的选择绝非偶然。要知道,美国市场每年消耗的2500万袋咖啡中,有三分之一来自巴西,而中国当前年进口量仅53万袋(2025年上半年数据)。但关键不在于当下规模,而在于增长曲线:中国人均咖啡消费量正以每年30%的速度狂奔,从2023年的16.7杯跃升至2024年的22.2杯,预计2025年突破30杯。